老李饭后头晕送医院,七分饱害人不浅,60岁后吃饭牢记4点

2025-06-10 16:00:10
18229

老李63岁,退休后日子过得挺舒坦,每天和老伴公园散步,跳跳广场舞。谁知最近他总觉得没劲,饭后还老胃胀。有一天散步时突然头晕,幸亏邻居及时送医院,医生一查,问题居然出在吃饭上!

原来,老李一直听人说“七分饱”好,能减轻身体负担,还能延年益寿。他严格照做,每天吃饭不敢多吃,生怕胖了或者伤胃。可医生却告诉他,60岁以后,身体变了,胃消化慢了,吸收差了,光吃“七分饱”反而容易出问题。

人老了,胃的力气不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慢了很多。美国有研究说,60岁以上的人,胃排空速度比年轻人慢20%到30%。同样一碗饭,年轻人两小时消化完,老人可能要两小时多,甚至更久。饭量少,营养跟不上,胃还容易胀,下一顿就更吃不下了。

老李这样的情况不罕见。年纪大了,味觉和嗅觉弱了,吃饭没胃口,很多人吃得少,营养就不够。北京的专家张晓明教授研究过,吃太少,时间长了,身体会缺蛋白质、维生素,脸色差,没力气,还容易生病。老年人需要的蛋白质比年轻人还多,每天得吃够60到72克,差不多2到3个鸡蛋加200克瘦肉或豆腐。

吃太少,第一个麻烦是营养不良。身体吸收本来就慢,再吃得少,蛋白质、钙、铁、锌都缺。时间久了,头发掉得多,手脚发软,感冒也多。营养不够,贫血、骨头脆、抵抗力差,这些问题慢慢就来了。

第二个麻烦是肌肉流失。人老了,肌肉自然会少,如果蛋白质吃不够,肌肉掉得更快。走路晃悠悠,容易摔跤,摔了还可能骨折。骨折后,老人恢复慢,躺久了容易得肺炎,身体更受罪。老李想想,自己最近走路确实没以前稳当,心里直发慌。

血糖也容易出问题。吃得少,血糖忽高忽低,尤其有糖尿病的人,饭量不够容易头晕、心慌。即便没糖尿病,血糖不稳也会让人累、脑子乱、心情差。长期下去,脑子供血不好,记性也变差了。

胃肠功能也会受影响。长期饭量少,胃肠没活干,胃液少,蠕动慢,消化就差。结果胃胀、反酸、便秘、腹泻轮着来。很多老人不是胃肠真坏了,而是吃太少,胃肠没锻炼,才出了毛病。

吃对了,身体才能好起来。饭菜得吃全,主食别光吃米饭,杂粮也要加进来。蔬菜别老吃一种,换着花样来,水果每天吃点,肉、蛋、奶、豆都得有。种类多,营养全,身体缺啥都能补上。

饭量也得够。不少老人怕胖,怕三高,吃得少,结果反而虚了。身体每天耗能量,不吃够就没力气。别一顿凑合,下一顿猛吃,这样伤胃,血糖也乱。吃饭定量,适合自己,吃饱但不撑,60岁后得看身体调整。

中国人在健康上越来越用心,老年人也在学着养生。咱们国家还出了膳食指南,教大家怎么吃对身体好。60岁后,吃饭不是随便对付,得多花心思。吃得全、吃得够、吃得淡、时间准,身体自然有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