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王大爷今年七十岁,身体还算硬朗,平时有锻炼的习惯,散步、打太极一样不落,日子过得健康又充实。可最近,他的生活被失眠彻底打乱了。
每天晚上,他都在床上翻来覆去,明明困得眼皮直打架,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过去,没过多久又醒了,天没亮就睁着眼睛数时间。白天头昏脑涨,打哈欠不断,原本最喜欢的晨练都没力气去了。最开始,他还想着“忍忍就好了”,但熬了几个月,实在扛不住了,才决定去医院看看。
医生告诉他,老年人失眠很常见,不用太焦虑。随后给他开了些助眠的药物,并建议他配合心理干预和物理治疗。不到一个月,王大爷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脸色也比之前好多了。
其实,像王大爷这样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失眠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甚至觉得“老年人本来就睡得少”,不把它当回事。殊不知,长期睡眠不好,不仅影响精神状态,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增加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一项针对全国 11 万人的研究分析,我国整体失眠患病率为 15%,而老年人群体的比例更高。另一项研究显示,在安徽农村 871 位老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达 45.7%;河北 4 个城市 3176 位社区老人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 37.75%。换句话说,至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都饱受失眠困扰,农村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
说到这儿,不少人可能会有疑问:人年纪大了,睡得少不是正常的吗?
确实,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整体睡眠时间会缩短。一般来说,老年人每晚平均睡眠时间约 6 小时,比年轻人要少。科学研究表明,从 6 岁开始,每 10 年人的睡眠时间会减少约 2%。但问题在于,睡得短不等于睡不好。很多老年人的失眠不是单纯的“睡得少”,而是“想睡睡不着,睡着睡不深”,甚至凌晨三四点钟就早早醒来,怎么也再睡不回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凌晨 1 点到 3 点是“肝经当令”之时,也就是肝脏排毒、修复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时间点老是醒来,可能和肝血不足有关。中医讲“肝藏血”,如果肝血充足,人就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反之则可能导致多梦、易醒、睡眠浅等问题。
有些人睡觉时会磨牙、说梦话,这可能是心神不宁、肝魂失养的表现;
有些人睡到半夜,小腿突然抽筋,除了缺钙之外,也可能是肝脏功能下降,影响了筋络的舒张;
还有人频繁起夜,一晚上要去厕所三四趟,睡眠被彻底打乱。其实,肝脏在体内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肝功能不佳会影响胆汁分泌,进而影响消化系统,让人夜间容易腹泻或尿频。
如果你总是在凌晨 3 点或 4 点醒来,并且很难再入睡,除了考虑肝脏问题,还可以看看是不是和其他疾病有关。
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夜间胃酸倒流会刺激食管,导致烧心、呛咳,让人被憋醒;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会让心脏在夜间“超负荷运转”,引发心悸、胸闷,严重时甚至可能突然惊醒;
呼吸道疾病,像流感、新冠、肺炎,或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会引起夜间咳嗽,影响正常入睡。而有些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会不自觉憋气,导致频繁醒来;
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夜间血糖波动较大,也容易因尿频而中断睡眠。
失眠可不是“小问题”,长此以往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所以,如果你或家人正面临失眠困扰,千万别“硬扛”。
首先,不要盲目依赖安眠药。有些药物虽然可以短期缓解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会让身体产生依赖,甚至加重睡眠问题。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助眠方案,比如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
如果失眠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对症治疗。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重要过程,睡不好不仅会影响精神状态,还可能成为慢性病的导火索。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睡眠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每晚都能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