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盘丝饼这东西,乍一看不起眼,可吃过的人都知道,它那酥脆的口感,咬一口满嘴香,简直能让人幸福感爆棚。别看它长得朴实,里头却藏着不少门道。面团得揉得光滑,油得刷得均匀,火候还得拿捏得刚好,少了哪一步,味道就差了那么点意思。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家里人总会买上几个回来当早餐。一家子围着桌子,分着吃,饼屑掉了一桌,笑声也跟着洒了一地。那会儿,盘丝饼不只是个饼,更像是种让人心里暖乎乎的仪式感。
可如今,生活节奏快了,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越来越少。尤其这几年,疫情一波接一波,好多店铺要么关了,要么生意冷清,盘丝饼这种“老派”美食,慢慢地成了稀罕货。前两天跟朋友聊天,他还感慨,说现在想吃口正宗的盘丝饼,比找个停车位还难。这话听着好笑,可细想想,还真有点心酸。毕竟,美食这东西,不光是填饱肚子,还带着记忆的味道。谁小时候没蹲在路边摊前,眼巴巴等着饼出锅呢?你是不是也想念过那种简单又满足的感觉?
既然外头买不着,那就自己动手吧!说干就干,我决定在家把这盘丝饼给复刻出来。食材其实简单得让人意外:面粉、盐、花生油、清水,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找得着。面粉得挑那种中筋的,太筋道了饼容易硬,太软了又不够层次感。盐别多放,3克就够,多了齁得慌。花生油是灵魂,30克左右,刷在面皮上,能让饼炸出来又香又脆。清水120克,慢慢加,揉面的时候得有点耐心,揉到面团光滑得跟婴儿皮肤似的,才算过关。
揉好面团后,得让它“歇”上15分钟。这叫醒发,面团得喘口气,才能更听话。醒好的面团分成5份,搓成圆球,擀成薄薄的长方形面皮。这一步可得轻手轻脚,擀得太用力,面皮容易破。擀好后,刷上一层花生油,撒点盐,然后拿刀把面皮切成细条。切的时候得稳,条条均匀,炸出来才好看。切好后,从上往下卷起来,像卷毛毯似的,卷完再松弛一会儿。接着把两头往里收,边拉边卷,最后压成圆饼。这过程听着复杂,其实干起来跟玩橡皮泥差不多,挺有意思。
炸饼的时候,火候是关键。油锅得热,但不能太烫,中火慢慢煎。饼下锅后,别急着翻,得等一面金黄了再说。翻面再煎,等两面都黄得跟秋天的麦田似的,就能出锅了。刚出锅的盘丝饼,色泽金黄,层层分明,咬一口,酥得掉渣,香得让人舍不得咽下去。给家里小朋友尝了一块,他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直嚷嚷还要吃。这感觉,简直比拿了个厨艺大奖还满足。
做完饼,我还特意查了查它的历史。这玩意儿据说能追溯到明朝,算得上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最早是面食的一种变种,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想想也挺有趣,几百年前的人,也跟咱一样,围着油锅,等着饼出炉。是不是有点穿越的既视感?这种感觉,让人觉得盘丝饼不只是个饼,更像是个时间的信使,带着过去的味道,来到咱们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