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两座水底墓,来头不小,有何扑朔迷离?

msn_ly
2025-01-06 12:00:08
18734

江苏苏州,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以其四通八达的水网而著称,是江南独特水乡风光的代表。这里河湖交错,水流纵横,是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江南水乡”。

姑苏自古繁荣,世代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真正应验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一说法。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两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墓,其墓主皆为苏州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这些古墓位于水下,更显神秘。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阖闾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国君,他重用楚国的伍子胥,并通过他的推荐,认识了兵法大家孙武,可谓是既有文韬也有武略,最终使吴国走向了强盛,并称霸东南。

如此杰出的人物,他的身后事自然引人关注。吴王阖闾的葬地一直是千百年来热议的话题。

据说在苏州著名景点虎丘山下,有一处狭长如剑的水池,这便是传说中的吴王阖闾墓。

这座水池,被称为“剑池”,传说阖闾下葬时,将三千把宝剑随葬,因此得名。

还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现身其上,因而得名虎丘”。这便是虎丘山名称的由来。

根据《吴郡志》的记载,据称秦始皇曾路过此地,试图挖掘坟墓寻找宝剑,结果却被白虎阻挡,导致地面裂开,形成了一池水,因此这个地方也叫“秦皇试剑池”。

《越绝书》指出,这个墓葬规模宏大,池子宽约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墓中有三重铜棺,随葬三千宝剑,共十万人修建此墓。如此浩大的工程,再加上铜棺和宝剑的传说,令人充满好奇。

通常来说,水底墓极为罕见,发掘难度大。为何选择水底葬?这一问题充满谜团。

吴王阖闾墓或许原非水底墓,而是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据《史记》记载,“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先前提到过的“秦皇试剑池”的传说,说明这原本是普通的墓葬,后因变化而成为水下墓。

尽管确定吴王阖闾墓位于此,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是,这座墓是否被打开过?墓内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鱼肠剑以及其他珍贵宝剑?

相关资料显示,1955年,虎丘山名胜重修期间,曾疏浚剑池,在池底发现了疑似“吴王阖闾墓”的墓门。1978年再次清淤,发现了三块横置的石板,可能是墓门所在。2008年又进行了一次清淤,但最终仅是剑池池底显现,关于吴王阖闾墓的真相依旧如谜,只能期待日后考古的进一步探索。

位于苏州市周庄古镇北部银子浜底下的沈万三墓,也是水下墓穴。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富商,祖籍浙江南浔,后随家人迁至苏州周庄。相传他拥有聚宝盆,并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墙。尽管关于“聚宝盆”的传说显然是虚构的,但修筑城墙的传闻或许是真的。即便如此,他支持朱元璋也可能是迫于无奈,毕竟当时朱元璋帝王之威,难以抗拒。

无论沈万三是否情愿,他的墓葬是否藏有大量珍宝,仍是后人的关注焦点。

按理说,像沈万三这样的大富翁,墓葬中理应随葬大量的财富和艺术珍品。然而,关于他的墓葬地点却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沈万三被流放到云南,后拜师张三丰,死后葬于贵州福泉山。明孝宗时期,其五世孙将其遗骸迁葬至周庄的银子浜。

苏州历史悠久,这两座神秘的水下古墓各有其传奇色彩,背后故事纷繁复杂。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