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1元却被收3元“手续费” ,轻松筹涉嫌侵犯捐款人知情权

天天消费
2024-01-26 15:33:08
25667
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网友抱怨:自己在轻松筹平台上捐款,“无缘无故”被多收了3元。仔细一看,这3元原来是平台收取的绿医服务费用。

天天消费讯,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网友抱怨:自己在轻松筹平台上捐款,“无缘无故”被多收了3元。仔细一看,这3元原来是平台收取的绿医服务费用。

捐款1元却被收3元“手续费”

上述用户试图为一位众筹者捐款,支付时却发现待付金额比输入的捐赠金额高出3元。当他退回捐赠页面查看时,才发现自己勾选了页面下方标题为“我已阅读并同意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的选项,正是这项“绿医服务”多产生了3元费用。该用户表示,“即使捐1元钱也要缴纳4元钱”。

只要捐款者勾选了捐款数额下方的“我已阅读”相关条款的选项框后,就会比正常捐款多出3元的额外费用。即使用户不勾选,系统会再次弹出提示框,点击“确认”则依旧会多支付3元,只有用户点击“取消”才不会支付额外费用。

据媒体报道,不仅上述网友遇到这种情况,其他捐款者也有类似遭遇。

北京市民刘丽看到社交群里转发某位同学家属的轻松筹筹款链接时决定捐款,点开筹款链接,她下意识地勾选了《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但并没有仔细阅读内容,事后发现多支付了3元。

刘丽对于这多出的几元很不理解,“捐款10元,却付了13元。这3元是什么钱?手续费吗?还是税款?”

“不是说0手续费的筹款平台吗?”反复核查后,刘丽发现问题出在自己勾选的“我已阅读并同意”《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她以为同意勾选的是捐款的告知事项,绿医服务是赠送的,而实际上,多收的3元是购买筹款平台绿医服务的住院管家、手术安排、远程会诊等7项健康服务。

上海市民冯楠也有过相似经历,“我一般是刷脸支付,还没反应过来,钱已经支付出去了”。她同样没有注意到筹款页面上的告知内容,看到生病的孩子需要筹款就点击筹款链接捐款。发现轻松筹平台多扣3元之后,她决定以后在其他平台捐款,“这3元钱不是我心甘情愿出的”。

此外,黑猫投诉平台查显示,关于轻松筹显示捐款金额和扣款金额不符的投诉有近千条,大部分投诉称被“强行”多收了3元。

“绿医服务”究竟是什么?《绿医服务说明》显示,该服务全称为“绿色就医通道服务”,分为普通版和基础版,由轻松筹平台发行公司——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通版服务权益包括七大项目,即预约挂号、住院管家、手术安排、远程会诊、二次诊断、新药搜索、健康科普;基础版相对少了住院管家、手术安排、二次诊断三项。

此外,用户要享受这项服务,首先要通过轻松筹在线客服或者电话客服发起服务申请并进行服务授权,其后递交相关资料,经工作人员审核后提供预约服务。普通版、基础版的服务有效期分别为30日和15日,过期失效。该服务在有效期内且尚未使用的,用户可致电客服或自行操作退款。

对此,轻松筹平台公开回复称:平台未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也无误导支付之意,如您有爱心愿意帮平台继续运营,请留下您助力我们的费用,当然如您需要退费,请您在轻松筹公众号—个人中心—我的捐款—资助平台处申请退费。

此外,据法治日报报道,记者发现还有两款筹款平台也存在扣除3元额外费用的情况,两家平台称其为“支持费”。

涉嫌侵犯捐款人知情权

那么,轻松筹此举是否涉嫌诱导用户消费?是否侵犯用户权益?额外收取捐款人的费用是否合理?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禁止筹款平台收费,但根据慈善法的规定,平台需要保障捐款人的知情权。

在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看来,此种情况很难被认定为诱导或强制消费。原因在于,一方面,“绿医服务”选项并非默认勾选,需要用户主动选择。另一方面,该选项内用红色字体对“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标题进行标识,下方灰色小字也对服务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用户点开即可了解详细情况。

不过,他也指出,即使轻松筹可能并未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这种选项设置也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误解。页面内其它信息包括捐赠金额、捐赠者姓名、身份证号等,此处“我已阅读并同意”可能被用户误解为与捐款事项相关,进而购买该服务。赵占领认为,轻松筹应在“绿医服务”选项中增加更明确详细的说明,避免误解产生。

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则认为,这种情况可能被认定为通过捆绑销售误导用户购买平台服务。轻松筹未以显著方式向用户明示“绿医服务”的用途、价格等信息,可能导致用户产生误解。此举可能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选择权。

在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郑翔看来,如果能够通过收费促进公开募捐平台改进服务质量,使善款能遵照捐赠人意愿合理使用,“适当收取费用是可以的”。“不过,如果平台能够从其他途径,如投资人的支持、财政的补贴、相关流量的变现等获得资金支持则更好,就不需要向捐款人收费了。”郑翔认为。

“从免费到付费必然有一个转型的过程。”业内人士表示,当筹款平台开始收费的时候必然会经历阵痛期,需要不断地向公众解释为什么需要收费。但如果平台能够和公众达成共识,即收费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承担更明确的责任,未来便会形成更良好地捐赠环境。

天天消费发现,目前,轻松筹小程序上已经去掉“绿医服务”相关收费,捐款1元实际支付1元。

轻松筹商业模式遭质疑

天眼查显示,轻松筹运营主体为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于亮,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2016年4月,轻松互助上线,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互助社区之一,但于2021年3月24日18点关停。2016年年底,轻松集团取得保险经纪牌照,推出“轻松保”业务,开始涉足互联网保险市场。2020年,轻松集团入股银川朵尔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持股70%。

截至目前,轻松集团已经构建了涵盖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顾问、电子病历四大板块的轻松大脑(AICare),向上可对接互联网保险、多元行销、轻松筹业务、健康商城、朵尔互联网医院、朵尔大药房、轻松公益、会员服务八大前端业务群,向下拥有业务数据中心、公共数据中心、源数据中心三大服务中心。

作为国内最早的大病众筹平台,轻松集团早期发展迅速,轻松筹此前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资方包括腾讯、IDG等知名机构。2017年7月C轮融资后,轻松筹再未传出融资消息,到目前已经超过6年。

轻松集团的模式始终是聚集免费的流量再通过付费的商业模式变现。这种模式下,需要内部互相导流,不少用户由此发现,在轻松筹参与相关筹款信息时,会收到商业保险的信息和广告。但由于慈善众筹很大程度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强调流量、变现,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慈善众筹平台的争议。

此前,新华社发布文章,直指大病众筹的筹款顾问问题,有求助者募捐1万却被抽走八千。

轻松筹官网标榜着0服务费,但据悉,网络大病众筹平台往往会聘请筹款顾问,为筹款人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部分顾问抓住筹款人急需用钱的心理,通过贩卖流量焦虑,把众筹链接推广进行明码标价,通过给筹款人提供链接转发推广服务牟利,日收入可达上千元。

实际上,筹款顾问的问题已经不止一次登上热搜。2022年,“大病众筹职业推广人最多抽成70%”“起底大病筹款灰色链条”等词条引发关注。在黑猫等投诉平台上,关于服务费过高、扣款的投诉时有发生。

而这一系列乱象的背后,关于大病众筹商业模式的质疑始终存在。有行业公司高管曾公开表示,平台的核心本质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既然是平台,就会存在推荐位、曝光度、流量等问题,这些都会最终导致灰色地带。

新华社文章提到了目前对于大病众筹监管的困境。我国适用网络公益众筹的法律以慈善法为主,但众筹平台不是慈善组织,个人求助也不是慈善募捐,不适用于慈善法相关规定。并且,监管主体还存在责权不清的问题,部分环节还处于“三不管”地带。

面对“让真正有需求的人得到帮助”这样的朴素关切,与公众的期待相比,网络捐助平台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