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国营饭店一张菜谱:一顿饭有多便宜?看了菜单才相信

2025-02-17 16:00:10
18572

七八十年代,去饭店吃饭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饭店大多是国营的。人们的生活普遍并不富裕,但即便如此,国营饭店里的菜肴质量却是保证的,量足且实在。不论是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对到饭店吃上一顿充满期待,大家都觉得这是值得追求的美好时光。然而,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较为艰难,既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粮票,尽管心里多么渴望,但即便是便宜的饭店也与他们无缘。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饭店外,闻着飘出的香气,过过嘴瘾。

豌豆尖炒滑肉、韭黄肉丝、大蒜烧仔鲢、萝卜炖牛肉、蒜苗回锅肉(二刀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国营饭店的经典菜肴。那时,菜单上常常是用粉笔写下的一行行简洁的菜品名称,充满着一股怀旧的味道。每当走进饭店,迎面而来的香气总让人心头一暖,特别是淡淡的面包香与肉香弥漫开来,让人感到温馨和满足。与今天一些饭店的混合气味不同,那时的餐厅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让人一闻就知道是家常的正宗美食,而现在的饭店环境常常充斥着酒精、香烟和过多调味料的味道,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更显得令人不适。

七八十年代的工资水平:那时,工人的工资大致分为八个等级,行政职级也有24个级别。重工业的一级工工资为33元,轻工业为31元;二级工重工业38.9元,轻工业36元;三级工46元,四级工54元,一直到八级工为108元。全国范围内工资差距不大。对于驾车员来说,工资最高为一级,70年代月薪90元,基本可以养活一家八口,算是很富裕了。如今,要多少工资才能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呢?

七八十年代的消费水平:那个年代,猪肉价格大概在0.7元一斤,60年代的猪肉价格只有四五毛钱,80年代时,熟牛肉、羊肉等也才两角钱一斤,鸡蛋则是三五分钱一斤。饭店的餐费通常以“论两”计价,而且需要用粮票。茅台酒每瓶售价八元,但要用外汇券或华侨券才能购买。那个时期,去饭店吃一顿饭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人们对饭店里的味道充满记忆,那是一种很特别的香气,不知从何说起,却总让人怀念。那时,能够在饭店吃饭的人群往往属于高收入阶层,而饭店数量有限、营业时间不灵活,常常需要排队等座才能吃上饭。

在那个年代,去饭店吃一顿饭是一种难得的奢侈。比如,一个小饭店,一盘尖椒干豆腐和一碗米饭,菜肴的价格大约是1毛2分钱,米饭是8分钱,总共花费大约两毛钱。那时,馒头只需5分钱,而一碗大头菜或粉条头汤也不过8分钱。那个时代,家里能给孩子拿到5角钱,便算得上富裕了。茅台酒八元六角一瓶,包子6角钱20个,馒头2角4分一斤,但所有这些商品都必须凭粮票购买。大多数人喝酒时选择6角到1元的酒,而高级酒则不常见。

那个时代的饭店菜肴可谓色香味俱佳。每当路过饭店,扑鼻的酒香和菜香总让人忍不住垂涎。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是烩菜,也就是将各种剩菜回锅加热再食用。那种味道远远超过任何一道精致的菜肴。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国营饭店几乎没有使用地沟油,且十分注重职业道德。有一次,几位同事在饭店用餐时,觉得味道特别好,便好奇地跑到后院,看到餐具被清洗了好几遍,极其干净。而如今,一些私营饭店在清洁方面常常敷衍了事,难免让人对餐饮质量产生质疑。

到了80年代,地级市里最大的国营饭店,举办婚宴的标准为:15元、20元、25元一桌,通常是10人一桌,菜肴种类包括四个凉菜、四个炒菜、四个汤菜以及一只鸡、一条鱼,分量适中。馒头只需5分钱一个,子府家酒1.80元一瓶,大前门烟0.39元一盒,这些烟酒大多数需要通过熟人代购。结婚时的亲朋礼金大约为2至5元,通常有人合伙购买礼品,每人花费1元左右。虽然那时,去饭店办喜宴的并不多,但有条件的人依然会选择在家里举办婚宴。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