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夏天一到,热得让人喘不过气。一位公司经理体检时跟医生抱怨:“这天气热得要命,我头晕得厉害,老想喝水,是不是中暑了?”高温天气下,像他这样感觉不舒服的人可不少。中暑不是小事,可能比你想的要严重得多!
中暑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说,就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撑不住了,体温调节系统出了问题,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蹭蹭往上涨。严重的时候,可能会伤到内脏,甚至有生命危险。别以为只有在太阳底下暴晒才会中暑,待在闷热的室内也可能中招。
很多人对中暑的认识有误区,以为只是出汗多、累了或者热得难受。实际上,高体温、头痛、头晕、心率加快,这些都是中暑的信号。数据表明,正常人体温在36.5°C到37.5°C之间,如果超过40°C,还不及时降温,身体就可能进入危险状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身体弱一些,更容易出问题。
头痛和头晕可不是小毛病。高温让血液变黏稠,脑子缺血缺氧,人就容易头晕,甚至恶心想吐。有人觉得“我就是累了,歇会儿就行”,结果拖着不处理,症状可能越来越重。别不当回事,身体在高温下已经拉响警报了!
心率加快也是中暑的明显信号。体温一高,心脏得拼命工作,把热量通过血液带走,心跳自然就快了。数据显示,严重中暑时,心率可能比平时快20%到30%。如果不休息、不降温,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中暑的危害有多大?体温过高会让身体像发动机超负荷运转,血液黏稠、心脏压力大、器官功能受损。特别是老人、儿童,或者有心脏病、糖尿病的人,中暑可能直接导致休克甚至更糟。统计显示,每年夏天,全球因中暑导致的急诊案例高达数百万,千万别觉得这事离你很远。
发现中暑怎么办?第一步,赶紧离开高温的地方,找个阴凉通风的地儿歇着。可以用湿毛巾擦擦脖子、腋下这些地方,帮身体散热。喝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别喝冰水,免得刺激肠胃。
如果症状严重,比如体温高得吓人,或者人已经迷迷糊糊,赶紧打120送医院。别自己乱来,比如猛降温,可能让体温反弹,反而更危险。专业医生会用正确的方法帮你恢复。
预防中暑其实不难。夏天尽量别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出门运动。户外工作的人,穿透气衣服,戴个宽边帽,遮遮太阳。数据表明,穿浅色、宽松的衣服能降低10%的中暑风险。平时多喝水,别等渴了才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得注意。
中暑的案例在生活中很常见。去年夏天,广州一位建筑工人因为在工地连续干活,没及时喝水休息,结果中暑晕倒,幸好同事发现得早,送医院救回来了。这事提醒我们,高温下工作得多留个心眼,身体不舒服别硬扛。
还有个真实例子,北京一位大爷在公园晨练,热得头晕还以为是没睡好,结果回家量体温已经39.5°C了。家人赶紧给他擦身降温,喝了点淡盐水,才慢慢缓过来。像这样的情况,其实早点注意就能避免。
高温天气下,中暑的信号往往不明显,很多人不当回事,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尤其在城市里,空调房待久了突然到室外,温差大更容易中暑。别觉得自己身体好就没事,预防总比治疗省心。
说到预防,生活里有些小妙招特别管用。比如随身带个小喷壶,热了就喷点水在脸上,降温又舒服。或者准备点藿香正气水,感觉不适时喝一口,能缓解轻微症状。不过这些都是辅助,关键还是别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里。
中暑这事,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多注意。夏天出门前看看天气预报,避开高温时段。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得多提醒他们喝水、少出门。社区医院的数据显示,80%的中暑病例其实都可以通过简单预防避免。
中国这几年在防暑降温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很多城市的高温预警机制越来越完善,社区还会组织志愿者给户外工作者送水送药。2024年,全国有超过5000个“清凉驿站”设在工地、车站等地,免费提供饮用水和防暑用品。这让大家感受到满满的关怀,也让中国在应对高温天气上更显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