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起床大有讲究,这4件事做错,身体却吃不消?

2025-07-06 16:31:23
17846

老王六十岁了,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院子里遛两圈,觉得自己精神抖擞。可最近他老觉得头晕,有时候站起来的时候眼前一黑,差点摔个跟头。医生一查,说他这起床方式得改改,不然身体吃不消。

人上了年纪,起床这件小事可不简单。不是说你早起就是养生,晚起就是懒。身体有自己的节奏,乱来反而伤身。医生说,六十岁以后,起床得讲点“门道”,不然小毛病也能变成大麻烦。

醒来后别急着蹦下床,床上多躺一分钟。年纪大了,血管没年轻时那么有弹性,猛一坐起来,血压可能跟不上,容易头晕眼花。医生有个“1-1-1”法子:醒来后先躺一分钟,慢慢翻身,再坐一分钟,然后再下地站一分钟。这三分钟就像给身体“热热身”,能稳住血压,少点意外。

老王那样的农村老人,习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可医生说了,凌晨两点到四点,身体的肝肾还在“排毒修补”,这时候硬把自己叫醒,等于给身体添负担。研究发现,睡眠少于6小时的老人,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风险高得吓人。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起床,最顺应身体的节奏,血压血糖也能更稳定。

早上起来,肠道最活跃,是排便的好时候。很多老人一睁眼就忙着穿衣做饭,错过了这“黄金窗口”,时间长了容易便秘。醒来后在床上动动腿,揉揉肚子,再喝点温水,能帮肠子“醒过来”。不过,淡盐水可不是人人都适合,高血压的人喝多了盐,身体反而受不了。

别一起来就急着吃饭或者跑去锻炼。早上六点到八点,心脏和脑血管最脆弱,血液也黏稠,稍微折腾就可能出问题。数据显示,这段时间是老人心梗的高发期。起床后先缓缓,洗个脸,晒晒太阳,喝口水,等身体“醒透了”再动。

老李是老王的邻居,七十岁了,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做点拉伸,九点吃早饭,气色好得像五十岁。医生说,他这节奏正好避开了身体的“危险时间”。这说明,起床不是越早越好,关键是听身体的话,慢慢来。

老王后来听了医生的话,把起床时间改到七点,动作也放慢了,头晕的毛病果然少了很多。他还跟邻居们聊起这事,大家都说,年纪大了,起床还真得悠着点。养生不是硬撑早起,而是让身体舒坦。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