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天的设立,提醒着每一位学生、家长和老师:校园安全无小事,预防意外伤害,至关重要。在学校生活中,各种意外时常发生,比如擦伤、鼻出血、烫伤等,若不及时、科学地处理,可能会加重伤害,甚至留下长期影响。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一种能力。
校园里,最常见的就是擦伤,尤其是在体育课或者课间玩耍时,学生们不小心摔倒,膝盖、手肘磕破皮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习惯性地拿出纸巾随便擦擦,甚至直接用酒精消毒,殊不知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纸巾上的细菌可能会加重感染,而酒精的刺激性可能会让伤口更加疼痛。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用流动的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轻轻冲走灰尘、泥沙等异物。然后,用碘伏消毒,而不是刺激性强的酒精或碘酒。小伤口通常不需要包扎,保持清洁干燥即可,但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用无菌纱布覆盖,并每天更换敷料。若伤口较深,持续出血时间超过十分钟,或者被污染物污染,比如土壤、动物唾液等,这时候就需要尽快去医院处理,以防感染。
另一个常见的小意外就是鼻出血。很多孩子一旦流鼻血,就会下意识地仰起头,觉得这样能止住血,但其实这种做法反而可能让血液倒流进喉咙,引起呛咳,甚至误入呼吸道,造成危险。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保持坐姿或者半卧位,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十到十五分钟,帮助血管收缩。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在前额或者后颈部敷上冰袋,进一步帮助止血。绝对不要在鼻腔里塞纸巾或者棉球,这样不仅容易损伤鼻粘膜,还可能让凝固的血块被反复刺激,导致再次出血。如果鼻血超过二十分钟仍未止住,或者伴随头晕、头痛,甚至有外伤的情况,那就要尽快就医,排除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校园里孩子们蹦蹦跳跳,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其中,牙齿的意外脱落也是常有的事。如果孩子摔倒导致牙齿掉落,第一时间的处理方式很关键。有些家长可能会直接用纸巾包住断牙,或者用力擦洗牙根,这其实是不对的。牙齿的存活依赖于牙周膜,如果随意处理,可能会破坏其再植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捡起牙齿,只触碰牙冠部分,避免接触牙根。如果牙齿表面沾有污渍,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千万不要用力搓洗。然后,将牙齿放入生理盐水、牛奶或者唾液中保持湿润,并尽快送医,最好在三十分钟内进行牙齿再植。对于乳牙脱落的情况,家长无需担心再植,但仍然需要检查孩子的牙龈和牙槽骨是否受到损伤。
校园餐厅、实验室甚至教室里,都可能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吃东西时可能因打闹、说笑而被食物呛住。此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拍背,甚至尝试让孩子喝水,这些做法都可能让异物卡得更深,带来更大的风险。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环抱其腰部,一只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指处,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直到异物被排出。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此外,家长和老师平时就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吃东西时不要跑动、说笑,避免误吞异物。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意外而束缚孩子的自由,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当孩子们学会科学地处理擦伤、鼻出血、异物卡喉等情况,他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与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