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很多人跟张先生一样,觉得自己吃得不胖、不油腻,咋还摊上脂肪肝?其实,这病不挑人。不管你瘦还是胖,喝酒还是不喝酒,生活习惯一出问题,肝就悄悄“囤油”。关键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啥、咋吃、啥时候吃。南方医科大学2022年研究了850个脂肪肝患者的饮食,发现每天吃白米饭超400克的人,肝里脂肪比别人多19%。白米白面吃多了,糖分哗哗往肝里跑,肝只好把多余的糖变成脂肪存起来。
你是不是也爱吃白米饭、面条、粥?这些东西吃起来舒服,可它们“太干净”了,几乎没纤维。吃下去很快变成糖,肝脏来不及处理,就直接存成脂肪。很多人为了少吃油,米饭吃得更多,以为这样健康,结果反倒给肝添了负担。别看一碗饭热量不高,长期吃下来,肝里油脂越攒越多。
还有个问题藏在油里。很多人觉得植物油健康,炒菜用花生油、玉米油,甚至橄榄油,觉得比猪油强。可油用多了,不管啥油,都会变成肝里的脂肪。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用的植物油比正常人多25%。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吃肥肉就没事,可一盘油泼辣子、一份炸鸡,油量早超标了。肝脏本来就忙着处理脂肪,油再多,它就更干不动了。
更别提那些甜饮料和水果了。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吃糖果就安全了,可一瓶果汁、几串葡萄、半个哈密瓜,吃得可欢。以为这些“天然糖”没啥事,结果果糖直接冲进肝脏,立马变成脂肪。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个实验,志愿者连喝4周果糖饮料,肝脏脂肪涨了28%,就算总热量没超标。果糖这东西,肝脏处理起来特别“吃力”,时间长了,肝就成“脂肪仓库”了。
脂肪肝不是一天吃出来的,也不是一顿饭能解决的。它是长期吃得不合适,身体代谢乱了套的结果。肝脏没痛感,早期啥感觉都没有,很多人像张先生一样,体检才发现问题。可这时候,肝里脂肪可能已经攒了好几年。中国现在有快3亿人得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差不多每5个人里就有1个。年纪越大,越容易中招。
除了吃啥,啥时候吃也很关键。很多人晚饭吃得晚,下班回家八九点才开饭,吃完往沙发上一躺,玩手机到半夜。肝脏晚上本来该休息,结果还得加班处理食物。研究说,晚上吃东西会让肝脏脂肪合成更快,哪怕你一天没吃多。长期晚饭太晚,肝脏修不了自己,脂肪越堆越多。
作息乱也不行。熬夜、睡得少、早上不起,这些都会让肝脏代谢变慢。肝脏就像个大工厂,24小时不停工,但晚上是它的“保养时间”。你老不让它休息,机器就容易坏。芬兰一项研究让志愿者每天只在8小时内吃饭,12周后肝脏脂肪降了30%,热量没减多少,效果却很明显。吃饭时间对,肝脏负担就小。
那咋办?光靠少吃多动不够,得讲究方法。吃东西得有结构,主食别光吃白米白面,加点杂粮、燕麦,纤维多,糖分吸收慢。油得少用,炒菜别油汪汪的,蒸煮烤都比油炸强。甜饮料少喝,水果也别当饭吃,一天一小碗就够。吃饭时间尽量早,晚上7点前吃完,吃完别立马躺着,遛个弯对肝好。
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很多人开始关注脂肪肝。国家卫健委2024年推了“健康中国”计划,鼓励大家吃得科学、动得规律。社区里也有免费体检和健康讲座,教大家咋保护肝脏。这些努力让更多人像张先生一样,早点发现问题,早点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