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七月半作为一个民间重要的节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祖先的敬拜和祭祀活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这一天古代的百姓会举办丰收庆典、感谢大地,同时进行祭祖仪式,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祭祖节”。随着道教和佛教的传播,七月半逐渐融合了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这三个节日都在同一天,因此不同文化和传统交织融合,形成了带有宗教仪式色彩的“鬼节”,但“敬祖尽孝”的核心始终保持不变。
在七月半这一天,除了祭奠祖先,还流行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吃鸭子就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在广西,中元节也被称作“鸭子节”。当地人相信“亡灵可以依附在鸭子上,借此在阴间和阳间穿行。先祖们在中元节会回家探亲,超越忘川河需要船只,因此活着的人会‘送’一些鸭子作为渡船,帮助祖先返家”。在佛教中,白色的鸭子在水中的游动仿若明灯,象征“河灯普渡”。另外,“鸭”音同“压”,在某些地区被赋予可以压制妖魔鬼怪的意义。因此,七月半吃鸭子的风俗各地皆有,并且颇有讲究。接下来,分享一道鸭肉的做法。
所需材料:半只鸭子,适量野山菌和银耳;一块姜,五颗红枣,四颗桂圆,适量山楂片、党参、当归和枸杞;盐和味精适量。
1、将鸭肉清洗干净并浸泡10分钟;银耳和野山菌泡发备用,菌类可按自己喜好选择。
2、准备适量的姜片、桂圆、红枣,大约5克党参、当归、枸杞和山楂片去腥。
3、鸭肉冷水入锅,加入几勺黄酒、小葱段、姜片,大火煮至沸腾2分钟后捞出控水备用。
4、锅中放少许油,倒入鸭肉翻炒至表皮金黄,稍加白酒翻炒几下,倒出多余油脂。
6、加入撕碎的银耳、野山菌、生姜、红枣、桂圆等配料,盖上锅盖大火煮沸。
7、将所有材料倒入砂锅,慢炖一个半小时,需注意加不同水量,以防水分过少。
8、出锅前加入适量盐和味精调味,搅拌均匀后再焖几分钟即可。
秋季是享用鸭肉的好时候,鸭肉性温,味道鲜美,适合煲汤。无论是为“贴秋膘”还是增强体质,鸭汤都是理想之选。在炖鸭汤时,先焯水再略炒,再加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炖出的鸭汤味美无异味,老人和孩子都喜欢喝,是秋冬季补养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