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天气一回暖,整个人的状态都跟着轻快起来,似乎连身体都充满活力,恨不得赶紧甩掉冬天的懒散,跑步、健身、旅游,甚至开始研究各种养生方法,想让自己在春天里彻底“焕新生”。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健康的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肾脏。
春天是个温差大的季节,早晚凉、中午热,身体的适应能力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这种变化。而肾脏作为身体的“过滤站”,每天要承担巨大的代谢任务,本就容易被忽视,一旦负担过重,出现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
比如很多人一到春天就开始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天几乎不怎么活动的人,一下子猛跑、快走、爬山、做高强度训练,结果运动过度,把肾脏搞得吃不消。要知道,肾脏并不像肌肉那样,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强壮,它的功能更像是精密的滤网,过度冲击只会让它受损。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比如乳酸、肌酸激酶、尿酸等,这些都需要肾脏来处理。如果本身肾功能就有问题,这些额外的负担可能会让肾脏“撑不住”,出现尿蛋白增加、炎症反应甚至加速肾损伤。
有位热衷于健走的退休老人,每天走上万步,刚开始觉得精力充沛,半年后检查才发现,尿蛋白翻倍,肾功能明显下降。医生提醒:适量运动当然有好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散步、伸展操这些温和的运动比猛跑猛跳要更适合肾不好的人,别等到身体报警才知道收敛。
说到养生,网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多喝水”。大家都觉得,水是好东西,喝多了能“排毒”,能“养肾”,但如果你的肾功能本身就不好,盲目灌水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在春天,天气变暖,很多人活动量增加,喝水的频率也跟着提高,结果不仅没起到保养作用,反而出现水肿、夜尿增多,甚至心慌气短。这并不是身体“缺水”,而是肾脏负担过重,没办法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
有个慢性肾病患者,平时控制得不错,听人说“多喝水防尿毒症”,每天硬灌3000毫升水,几周后眼睛浮肿、腿肿,体重飙升。医生提醒他,肾功能受损时,身体的水钠代谢能力下降,水喝太多反而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影响心脏功能。所以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尿量、体重、天气情况等来合理调整。
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白天暖和,晚上却还是冷飕飕的,很多人白天穿单衣,晚上睡觉不盖被,觉得“透透气”有利健康。可如果你的肾不好,这种行为绝对是大忌。肾最怕冷,受凉后血管容易收缩,影响血流供应,甚至降低免疫力,引发各种问题。
有位中年肾病患者,春天晚上常吹空调睡觉,觉得盖被子太热,结果一周后蛋白尿升高,还伴有腰部酸胀。医生说,肾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冷风一吹,肾脏的血流供应就可能紊乱,进而加重病情。特别是患有IgA肾病、膜性肾病的人,感冒或受凉后,尿蛋白和血尿症状很可能会突然恶化。所以别等到身体出状况才开始注意,腰部和脚部的保暖从春天开始就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就是有些人吃药吃到一半,觉得自己没什么症状了,就想着停几天“歇歇”,甚至听信别人推荐的各种“自然疗法”,随意换药,结果把自己的病情拖成了大麻烦。肾病的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药物需要严格按计划服用,擅自停药不仅可能让病情反弹,还可能让身体的代谢平衡被打乱。
有位老先生,患肾病多年,一直按医生的嘱咐吃药,结果听朋友推荐“排毒丸”,吃了两周觉得身体轻松了,就停掉了原本的药物,一个月后被送进医院,血肌酐直接翻倍。医生强调,肾病的治疗讲究系统性,特别是激素、免疫抑制剂、RAAS抑制剂等药物,随便停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而市面上的一些“养生草药”,如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更是明确的肾毒性物质,随便服用可能直接导致肾衰竭。
春天一到,大家都想“恢复状态”,但肾不好的人比别人更要谨慎。医生说,宁可你躺着刷刷手机,也别乱跑乱喝乱停药,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从无数病人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健康不是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靠长期的细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