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近年来,飞行在夜空中的航班乘客,可能偶尔会在窗外看到地面上布满灯光的景象。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某种神秘的夜晚活动,或者是光怪陆离的灵异现象?其实,这种景象背后隐藏的真相是——火龙果种植园的夜间补光操作。
这种特别的“灯光秀”通常出现在火龙果种植区,尤其在夜晚,成片的LED灯光像一幅幅五光十色的画布,在漆黑的夜空中勾画出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即使从空中俯瞰,这些果园也像是一个光明的奇幻世界,令人震撼。
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一曝光,就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好奇。有的人感叹“原来火龙果是这样长出来的!”,而有的人则忍不住提出疑问:“大晚上开灯,不会影响火龙果的休息吧?”
问题来了,为什么火龙果园要在夜晚开灯呢?这种做法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而且火龙果真像普通植物一样需要“休息”吗?
要解开这些谜团,咱们首先得了解火龙果的生长特点。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的沙漠地区,属于仙人掌科植物,它喜欢温暖和阳光,因此它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通俗点讲,火龙果“很挑光”,它生长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受制于光照的多少。
在自然环境中,火龙果的花芽分化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在25到35摄氏度之间时,它的生长最为理想。而如果一天的光照时间不足12小时,火龙果就有可能进入休眠状态,导致开花困难。所以,夜间的人工补光,就成了火龙果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简单来说,火龙果“骗”光技术其实就是通过LED灯模拟阳光,延长光照时间,满足火龙果的光照需求。这不仅能让火龙果早开花,还能延长其花期,让其全年都能够开花结果。
以广西的金福农业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夜间补光技术,将火龙果的收获期从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9个月,显著提高了产量。甚至有农户表示,经过补光技术的应用,他们的亩产从3000斤提升至4500斤,堪称事半功倍。
不过,补光并不是盲目开灯。为了避免能源浪费,并确保对植物的生长有积极影响,补光的时长和时段都非常讲究。研究表明,在深夜的22:30到凌晨2:30之间进行补光,效果最佳。这段时间补光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火龙果的花芽分化,增加产量。
当然,补光的时间并不可以无限延长,否则不仅会造成电费飙升,还可能对火龙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通常每次补光的时长控制在4到6小时之间,既能达到理想效果,又能避免过度消耗电力。
尽管补光技术增加了种植成本,但从经济效益上看,回报远远高于投入。以火龙果的市场价格为例,普通的火龙果价格大约是每公斤3元左右,但通过补光技术培育的高品质大果,售价能达到每公斤8至10元。因此,火龙果在补光技术的帮助下,能够错开市场淡季,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种植户的收入也大大提高。
而且,火龙果的种植并不像其他水果那样依赖于长期的养护。通常第一年种植,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而通过补光技术,火龙果的产期可以全年不断,根本不怕错过市场需求。
除了补光技术,火龙果本身也非常神奇。它不像一般水果那样从树上长出来,而是从仙人掌般的茎上直接结出果实。你可以想象,火龙果的外形像是一个“火焰状”的果实,外皮鲜艳,内里则是果肉丰富、口感甜美的“宝藏”。
市面上的火龙果大体分为三种: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和黄皮白肉。前两者在国内市场较为常见,而黄皮白肉的火龙果则相对稀有,因此售价较高,被视为“高端水果”。其中,红肉火龙果不仅外观亮眼,营养价值也更高,其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肉火龙果,并且口感更加甜美,因此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至于黄皮白肉的“燕窝果”,它的生长要求非常苛刻,产量少,售价高,被誉为“火龙果中的奢侈品”。每公斤可卖到100元左右,可以说是水果中的“爱马仕”。
近年来,随着火龙果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花授粉技术的出现,火龙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也逐渐走低。十年前,火龙果的价格曾高达每公斤15元以上,而现在很多地方的火龙果已经降至每公斤5元左右,甚至在某些地方批发价格仅为1元/斤。火龙果凭借其产量高、病虫害少、市场需求大,逐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见水果。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火龙果生产国,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129.7万吨,到了2023年,产量突破160万吨,种植面积也突破了百万亩。
或许,下一次坐飞机,你不妨多留意一下窗外,那些闪烁的灯光背后,可能正是一个火龙果的“梦想工厂”在夜以继日地为丰收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