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吃素身体差,医生揭秘:60岁后三招保健康!

2025-07-06 16:33:12
17307

张爷爷今年快70岁了,退休后每天在小区里遛弯、养花,日子过得舒坦。他有个习惯,多少年都不变——吃素。早上小米粥配点青菜,中午豆腐炒蔬菜,晚上再来点水果,觉得这样清淡又健康,身体负担小。

可最近体检,张爷爷傻眼了。医生说他蛋白质偏低,肌肉量也掉了不少。医生直截了当地说:“光吃素不行,年纪大了,身体需要更多营养支持。”张爷爷纳闷了,吃素不是最健康的吗?怎么还出问题了?

其实,像张爷爷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觉得,吃素清淡,不油腻,能防高血压、糖尿病。尤其60岁以后,不少人开始信奉“少吃肉、多吃菜”的理念。可真相是,长期只吃素,可能让身体悄悄“缺货”。

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它管着肌肉、骨骼,甚至免疫系统。60岁以后,人的肌肉和骨头流失得快,如果蛋白质跟不上,身体就像房子没打好地基,容易垮。植物里的蛋白质,比如豆类、坚果,虽然也不错,但质量比不上鸡蛋、鱼肉、牛奶这些。医生建议,张爷爷这样的老人,平时可以加点鸡蛋或酸奶,哪怕一周吃两三次鱼,也能补上蛋白质的缺口。

再说维生素B12,这东西对身体太重要了。它帮着造血、保护神经,还能让脑子保持清醒。可惜,B12基本只藏在肉、蛋、奶里。长期吃素的老人,B12容易缺,时间长了可能头晕、记性差,甚至贫血。张爷爷体检时,医生就提醒他,B12低得有点危险,建议吃点强化食品,比如加了B12的豆奶,或者干脆吃点补充剂。

铁也是个大问题。缺铁的人,脸色发白,走两步就喘,吃饭也没胃口。蔬菜里虽然有铁,比如菠菜、红豆,但这些“植物铁”吸收起来费劲,不如肉里的铁来得直接。60岁以上的老人,肠胃功能本来就弱,吸收更差,缺铁的风险就更高了。医生给张爷爷开了一张清单,建议多吃点深绿色蔬菜,搭配点维生素C高的水果,帮着铁吸收。

钙也不能忽视。年纪大了,骨头脆得快,稍微摔一跤,可能就骨折。很多人觉得吃素不缺钙,毕竟菠菜、豆腐里都有钙。可问题在于,蔬菜里的钙不好吸收,有些还被草酸“锁”住了。相比之下,牛奶、酸奶的钙更容易被身体利用。张爷爷听医生建议,最近开始每天喝一小杯牛奶,觉得腰板都硬朗了点。

饮食均衡才是王道。光吃素,或者光吃肉,都不行。蔬菜、水果、杂粮、豆类、肉蛋奶,都得有点。张爷爷以前觉得,吃素就够了,现在才明白,身体需要的营养是个“团队”,缺了谁都不行。医生还提醒,食物得新鲜,梅雨天尤其要注意,隔夜菜放久了容易坏,吃了可能拉肚子。

除了吃,动也得跟上。张爷爷现在每天散步半小时,还学了几招简单的拉伸动作。医生说,运动能让骨头更结实,肌肉更有力,连胃口都会变好。果然,动起来后,张爷爷吃饭都香了,觉得自己精神头也足了。

张爷爷的故事,估计不少人听着耳熟。吃素的好处大家都懂,但年纪大了,身体需求变了,不能一根筋地只吃素。医生说得明白,60岁以后,蛋白质、钙、铁、B12,一个都不能少。得吃得杂一点,营养才能跟得上。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开始琢磨家里的老人饮食咋样了?吃素还是吃荤,到底怎么搭才健康?其实,不管吃啥,关键是别偏食,营养得全面。你家老人平时吃啥?有没有啥健康小妙招?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