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生活里,很多人一开始没把抑郁当回事儿,以为就是心情不好,忍忍就过去了。可时间一长,身体和精神都跟着遭殃。像老王,60岁了,退休后本来想好好享受生活,结果老伴儿生病,家里开销大,他整天愁眉苦脸,晚上睡不着,白天也没精神。医生说这是轻度抑郁,可他总觉得“年纪大了就这样”,硬撑着不治,最后连跟孙子玩的劲儿都没了。
除了吃药,生活里的小调整也能帮大忙。比如说,规律作息听起来简单,但真能给身体“充电”。老李是个退休老师,以前熬夜看电视,第二天头昏脑涨。后来他每天10点上床,早上6点起,慢慢地睡眠好了,精神头也足了。专家说,规律作息能让大脑里的情绪化学物质慢慢平衡,效果虽然慢,但踏实。
运动也是个好办法,但不用非得跑步爬山那么累。像散步、打太极,或者在家做点拉伸运动,就能让心情亮堂起来。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轻度运动,就能让抑郁症状减轻20%。老张以前觉得运动没用,后来每天傍晚在小区遛弯,晒晒夕阳,感觉心里那股烦躁少了,笑容也多了。
找点喜欢的事儿干,也能让日子有盼头。很多人抑郁的时候,觉得啥都没意思,连吃饭都懒得动。可一旦开始做点小爱好,心情就不一样了。老刘爱听收音机,退休后每天听听老歌,跟着哼两句,慢慢地就觉得生活有点滋味了。心理学上说,兴趣爱好能刺激大脑分泌快乐的物质,帮你把注意力从坏情绪上挪开。
还有一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很多人一听说自己得了抑郁,就觉得自己得赶紧好起来,不然就“没救了”。其实,抑郁跟感冒发烧不一样,恢复需要时间。老杨以前总觉得自己得马上振作起来,后来医生告诉他,慢慢来,允许自己有低落的时候,反而压力小了,心情也平稳了。接受自己的状态,是走出低谷的第一步。
社会上对抑郁的误解也不少。有人觉得中老年人抑郁是“想太多”,或者“闲的”。其实,抑郁是一种病,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解决的。国家心理健康中心的报告说,中老年人的抑郁往往跟身体健康、家庭关系、退休后的空虚感有关。了解这些,就能少点责怪,多点理解。
社区的支持也很关键。现在不少地方有心理健康讲座,或者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这些活动不光是热闹,还能让人找到归属感。像北京有个社区,组织了“夕阳红合唱团”,一群老人聚在一起唱红歌,个个精神抖擞,抑郁的症状都减轻了不少。这样的活动,多来点多好!
当然,家里人的态度也很重要。子女忙工作,孙辈要上学,中老年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家没存在感。子女多点关心,哪怕是周末打个电话,问问爸妈最近过得咋样,都能让老人心里暖和。研究表明,家庭支持能让抑郁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30%。家人的陪伴,比啥药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