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让每个人生活幸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就是追求幸福,就是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
在武汉,漫步东湖边,倾听江水澎湃,感受黄鹤楼的古韵,每一处风景都是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
不仅只有自然之美,还有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带来的满足与和谐。这一年,这种美好具体而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武汉头像”迎来了新的提升。城市更新围绕着民生幸福,关乎城市的未来。
试听钟楼钟声,漫步历史街区,2024年12月29日,江汉关广场一期建成开放,“武汉头像”再次焕发新貌。这座广场可以容纳6万人,连接起周边的七栋历史建筑。这里有广阔的空地、长椅、花篮、路灯和景观树。71岁的居民赵秀芝总是和她的丈夫一大早来这里锻炼,“这里空间宽敞,景观宜人”。
老建筑与老街区在新旧交替中焕发生机,城市保护和更新携手并进。2024年,民众乐园、巴公房子、昙华林、保元里等一批特色区域和历史建筑重现活力。
1月5日上午,市民姜晓雨与好友来到民众乐园,发表感想:“这里更精致、更有内涵,看展览和听音乐都很便捷。”
武汉人热爱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生。2024年12月24日,武昌江滩体育公园启用,飞盘、滑板,伴随着滔滔江水的独特幸福。市民周女士看着孩子们在蹦床上嬉戏,感受到生活的提升:“在江滩欣赏风光还能运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新的一年要幸福啊!”2025年元旦清晨,东湖凌波门拥满了人群,他们欢呼着迎接新年曙光。
2024年6月25日,东湖绿道全线贯通,凌波门及其他七个景点串联在这绿道之中。
在冬日的暖阳下,61岁的水果湖居民邓一平在东湖绿道上散步,心中充满喜悦:“离家不远就能来到东湖,生活在美景中。”
这一年,武汉新建了106公里的绿道,实现了东湖105公里绿道的环形闭合,为市民带来了可触摸的幸福。
“以前出门连个散步的地方都难找,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大的公园。”汉口春天小区居民范女士每天早上都会带小孙女到新建的古田公园儿童乐园,享受“在家门口的幸福”。
2024年,武汉走向“千园之城”,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愿景,幸福触手可及。
非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春节申遗成功为蛇年新春增添了意义,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武汉将为分会场之一。
在武汉,非遗是生活的日常。一碗热干面、一碗藕汤、一笼汤包,武汉人的非遗生活在蒸汽中开始。
“武汉的藕汤和其他地方的不同,这里的藕可以拉丝,非常软糯。”1月4日,安徽游客吴敏在品尝了“燕子煨汤”家的排骨藕汤后感慨不已。
1月6日,在汉绣传人黄春萍的工作室,几位绣娘正为顾客赶制汉绣马面裙。黄春萍说:“去年接到了很多订单,越来越多人爱上了汉绣,我们要让武汉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024年暑期,湖北省博物馆接待了109万海内外观众。每天六场的编钟乐舞表演,陪伴了超过12万人次,聆听着千古绝响。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与长江共生,长江文化成为城市的基因。
2024年9月14日,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城市展示出“以天为幕、以城为景、以长江为舞台”的精彩画面。开幕式当天,两江四岸聚集了数十万市民和游客,观众盛赞:“长江是最美的舞台!”
汉剧作为皮黄之源已经有400年历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汉剧《王昭君》在武汉汉剧院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
2024年12月28日晚,音乐剧《拜风》在武汉歌舞剧院小剧场以第50场演出圆满落幕,观众的掌声持久不断。这部音乐剧以江豚“拜风”为灵感,结合流行音乐元素,讲述了渔民后代阿江、阿风与长江、江豚间动人的故事。
武汉歌舞剧院院长熊涛表示:“没想到现场吸引了如此多年轻人。”
在武汉,文化之美持续被发现、重塑和升华。“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武汉的美在于生态。长江与汉水的交汇赋予其两江四岸的独特魅力。当武汉的生态、自然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越来越多旅行者将“必游一次武汉”作为向往。
2024年4月16日,携程发布的报告将武汉列为“五一”小长假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庆期间,黄鹤楼公园成为全国热门景点,7天接待了25多万人次。
武汉人还热衷亲近自然,赋予草原营地新的魅力。2024年“五一”假期,木兰草原吸引了数万人夜游和露营。
武汉,这座拥有近1400万居民的现代化城市,承载着人民对更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