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辙!听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再被罚120万,营销费用过半难解亏损之忧

天天消费
2024-12-31 15:17:53
18380
今年前三季度,ST春天的销售费用为1.12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56.65%。

天天消费讯,近日,听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再次被罚。

12月30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西宁市监局”)宁市监处罚[2024]第2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4年“3.15”晚会后,青海春天成都、北京和西藏的子公司先后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受到了其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2024年11月,西宁市监局在调查中发现,当事人策划、编写、印制的《听花内部培训专用资料袋》《听花产品知识&实战问答》《听花酒功效折页》并通过培训销售员话术进行产品介绍,有关内容无国家有关部门认证材料,科学上未有定论,用户所谓评价亦未经核实,容易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构成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宣传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的规定,西宁市监局责令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如下行政处罚:罚款120万元。

“3·15”点名听花酒,罚款180万

今年央视“3·15”晚会点名了“神乎其神的听花酒”,售价高达5.86万一瓶的听花酒被听花酒体验店人员宣传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据央视报道,听花酒体验店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产品称,听花酒的功能强大,可以调动身体自调理的功能,让人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可提升免疫力,调理睡眠,甚至有工作人员称,喝听花酒能让人回春。

315曝光后,听花酒的微信公众号被停止使用,原因为“存在过度营销、骚扰用户行为”。且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下架“听花酒”相关产品,多家听花酒线下门店闭店。

上交所也给青海春天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其公司核实有关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媒体报道所称情况,相关事实是否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4月26日晚间,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成都听花盛世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听花盛世)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经查实,听花盛世在经营场所销售“听花”酒过程中,存在将“听花”酒功效中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用于“听花”酒的商品宣传,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且情节严重。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宣传行为,并拟对其罚款180万元。

因引人误解的宣传,再次被罚80万

今年6月份,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北京听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于2024年6月25日收到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当事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朝阳区市监局对其作出罚款80万元的处罚。

2024年3月,朝阳区市监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当事人在销售听花酒过程中,存在违法宣传问题,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经批准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朝阳区市监局认为,当事人的业务员在销售听花酒产品时,进行了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作为酒类销售企业,应当对酒类及食品广告中禁止宣传治疗功能、功效作用等内容的事项知晓,且当事人提供了《体验店合规迎检常规注意事项》PDF文件,该文件要求了体验店店员在接待消费者时所用话术不能提及功效,当事人在明知在接待消费者时不能提及听花酒具有相关功效的话术情况下,还要求或默认员工向消费者介绍听花系列白酒的功效及“回春案例”,主观故意明显,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负面社会影响,应从重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朝阳区市监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上述违法行为,并作罚款80万元的处罚。

大规模宣传背后是连续多年亏损

在被“3.15”点名,又屡次被罚后,听花酒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祭出大规模宣传。

据媒体报道,7月27日起,听花酒品牌广告覆盖32大核心城市高端楼宇,超15万块电梯海报高密度触达全国。比广告更早复苏的是听花酒的门店。据了解,听花酒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石家庄等25个城市的34家经销商及16家体验店也逐步进入稳定经营的状态。

并且,除了营销张雪峰之外,梦见老君、聘请诺贝尔奖得主出任联席首席科学家,这些让听花酒“出圈”的旧故事也再度回归,在听花酒北京品鉴店内均以海报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而资本市场的嗅觉似乎更加敏锐,7月11日-7月23日,ST春天(600381.SH)实现了9连板。

图片来源:听花酒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ST春天目前主要是酒水快消品、大健康两大板块业务,其中酒水快消品业务主要是以“听花”为代表的系列高端白酒的销售。而听花酒定位在高端白酒,其主要需求是在送礼、商务宴请场景占据优势,但该产品定位在市场需求方面并不高。尤其是在经历了“3.15”事件后,ST春天想要翻身就更不容易了。

自2020年以来,ST春天便开始了连年亏损,财报显示,2020年到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2.49亿元、-2.88亿元、-2.68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延续亏损。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ST春天营业收入为1.98亿元,同比增长23.22%,净利润为-9045.18万元,同比下降28.61%。对于公司净利润的亏损,ST春天在财报中并表示,主要系本报告期部分冬虫夏草销售毛利率降低所致。

虽然公司一再亏损,但是ST春天在营销方面可一点不手软,今年前三季度,ST春天的销售费用为1.12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56.6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份,听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在其官网连发三条通知,其中一条通知显示,58600元一瓶的听花精品装系列产品暂停在内地销售,集中保障出口供应。

对于ST春天来说,这种高比例的销售费用并未能有效转化为相应的销售增长,公司的亏损状况还在持续,公司需要的是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市场策略,以期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财务健康和业务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蓝羽_XN05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