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近日,水滴公司披露未经审计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4年,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为27.72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19.8%。
保险业务利润下滑9.64%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水滴公司2024年营收虽实现增长,但仍低于2020年营收水平。东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水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28亿元、32.06亿元、28.02亿元、26.31亿元,增速分别为100.40%、5.88%、-12.61%、-6.11%。
从单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87亿元,Q4营业费用占收比45.1%,归母净利润9962万元,实现连续12个季度盈利。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相关收入5.8亿元,占到水滴公司整体收入85%,保险业务是水滴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第四季度保险业务首年规模保费约19亿,同比增长24.5%。此外,2024年全年首年规模保费达74.73亿元,全年收入达23.6亿元,全年经营利润达到4.77亿元,上年同期为5.28亿元,同比下滑9.64%。
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水滴的保险相关业务主要核心指标加快增长,新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4.9%。在保险产品供给上,持续围绕特定细分人群进行定制创新,包括推出0-100岁可投的带病体版癌无忧医疗险,以及高性价比、带病可投的重疾险。第四季度带病体系列产品贡献的首年规模保费突破2亿元。
为了提升服务体验,水滴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内化DeepSeek模型的推理逻辑,使得垂直场景服务能力大幅增强。水滴在大模型应用上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出AI保险助手,在辅助销售、质检等场景为保险服务人员进行赋能;二是升级AI保险专家,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咨询和规划等服务,比如在客服场景已经上线AI保险客服“保小慧”,能够7*24h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全年预计可减少50%问题流转率,服务效率提高50%。
水滴筹营收增长64.5%
水滴筹是国内领先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2016年7月上线。按照水滴公司原本的商业逻辑,公司利用水滴筹和水滴互助吸引网络流量,为真正赚钱的水滴保铺路,然后在水滴保中产生销售最终产生利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水滴筹上线以来累计约4.7亿用户向超过340万名患者捐赠675亿元。
自2022年4月起,水滴筹平台宣布由此前的“0手续费”模式改为收费模式,陷入信任危机。公众认为这削弱了其公益性质,甚至质疑其公益行为成为赚钱的幌子。
对此,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水滴筹并非公益慈善平台,而是一个社交筹款平台。
沈鹏解释称,水滴筹的定位是为有大病救助需求的人提供一个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网络求助工具。让他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向亲友和社会公众发起筹款请求,并获得爱心人士的自愿捐赠。
沈鹏认为,这种模式与传统的公益慈善有本质区别。因为水滴筹并不直接参与捐赠行为,水滴筹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平台,由求助者和捐赠者自主决定是否发起或参与筹款活动。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水滴筹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63亿元、2.68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水滴筹营收增长64.5%,运营亏损约9508万元,由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水滴筹可持续发展。
2024年12月,水滴筹迎来重要里程碑时刻,正式成为民政部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多年来,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搭建“技术+人工”的审核机制,引入公众监督机制,保障案例真实性;与平安银行签署资金托管协议,成立“大病求助平台资金专户”,公开透明的机制保障了平台资金安全零事故。
欲赴港二次上市?
水滴公司于2021年5月7日登陆美股,但上市后股价持续低迷,目前已接近1美元退市警戒线。
上市之初,水滴公司发行价为12美元,发行市值达47.3亿美元。但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走低,并长期在1美元左右徘徊,而根据纽交所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价来到1美元附近,再下跌就有退市的风险。
截至3月13日凌晨美股收盘,水滴公司股价报1.31美元/股,总市值4.83亿美元,较上市时蒸发了超40亿美元。
去年1月,水滴公司将在香港拥有的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华伯特金融服务”正式改名为“水滴金融服务(香港)”,并招聘相关负责人,被认为积极布局香港市场的表现。
去年11月,沈鹏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表示,该公司将寻找机会最快两年内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
而早在2021年底,水滴联合创始人杨光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曾表示,看好香港市场,不排除任何可能,又称公司并不会明确拒绝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他指出,留意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纷纷回流来港作第二上市,水滴会密切关注香港资本市场,但目前未定下回流香港资本市场的时间表。
股价承压之下,水滴公司多次宣布股票回购计划。年报显示,从2021年9月宣布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2月末,公司累计斥资约1亿美元,从公开市场回购约521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还宣布将开启新一轮现金股息派发。
展望未来,沈鹏表示:“2024年,我们完成了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升级,跑通了AI产业化落地的新范式。展望2025年,面对新一代的科技变革浪潮,我们将坚持科技向善的初心,用战略定力把握机遇,用技术温度提升普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