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千亿房企阵营再收缩,行业格局重塑中显露新的发展态势。
千亿房企阵营收缩,行业规模同比下滑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房企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据中指院数据,1-6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权益销售额达12812.7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6570.6万平方米。曾经作为规模房企门槛的“千亿销售额”,如今成了不少企业难以跨越的难关。
上图为中指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截图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仅剩下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这4家分别是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其中,保利发展以1452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绿城中国和中海地产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1221亿元和1201.3亿元,华润置地则以1103亿元排在第四位。
企业表现分化,万科下滑与央国企增长形成对比
行业洗牌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曾经的行业龙头万科表现不佳,已滑出前五,以686亿元的销售额降至行业第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央国企凭借融资优势和稳健经营,销售业绩有明显上升。湘财证券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金茂、越秀地产、建发房产的全口径累计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加7%、10.8%以及19.6%,表现优异。
6月单月指标略有好转,同比仍呈下降趋势
尽管上半年房企整体业绩欠佳,但6月单月的部分销售指标较5月略有好转。克而瑞统计显示,6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国盛证券分析师金晶表示:“6月为房企半年度业绩冲刺节点,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增长,但受供应约束以及去年上半年高基数影响,同比仍呈现下降趋势且降幅有所扩大。”
拿地聚焦核心城市,企业拿地结构优化
在拿地方面,房企战略重心正加速向核心城市转移。58安居客研究院重点监测的65城数据显示,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规模同比涨18.4%,出让金涨45%,楼面价涨22.3%。核心24城表现突出,涉宅出让金超5000亿元,杭州以35.5%的溢价率领跑,体现出核心城市资源稀缺性对房企布局的驱动。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拿地主体仍以央国企为主,拿地金额前十的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同时部分民企也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强度,如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位居前十,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进入拿地金额前二十。
上图为中指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TOP10》截图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和中国金茂位列前三,上半年新增货值分别为899亿元、831亿元和749亿元。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可以看出,房企拿地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地方国企拿地占比下降16%,央企、民企拿地占比分别上升3%、9%。这说明融资端的改善传导到了拿地端,民企活力回升,让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他进一步称,土地市场修复对新房市场的传导效应,将影响楼市供需与价格,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投资、精细化运营”转型。
政策支持有望加码,行业转型持续推进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码。开源证券分析师齐东指出:“2025年上半年销售初步企稳,后续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温和,预计将有更多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出台,助力行业稳健发展。”张波则认为,在需求端,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部分城市或进一步放宽限购、限贷政策,加大对多孩家庭、新市民等群体的购房支持力度;供给端,各地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结束语:房地产行业在调整中酝酿新变革,政策与市场的互动将持续塑造行业未来走向,千亿房企数量变化等现象背后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
(内容综合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