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睡错身体垮,60岁后这6个习惯要不得,你中了几个?

2025-06-10 16:00:04
18283

60岁以后,午睡可不是随便躺下就睡的事儿。很多人觉得中午眯一觉能补精神,尤其是老了以后,身体累得快,午睡听起来就像救命稻草。可要是睡不对,不但没好处,还可能让身体更乱,甚至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

午睡时间得掐准,20到30分钟最好。研究说,60岁以上的人,午睡别超过半小时。短时间打个盹,能让脑子清醒,身体放松,血压也稳。太长了,比如睡一两个小时,身体会进入深睡眠,醒来反而像没睡够,头晕眼花,整个人跟“死机”了似的。我认识个老大爷,70多岁,每天中午睡两小时,觉得自己睡得“过瘾”。结果呢?白天没劲儿,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跳还老是加快。后来他改成20分钟午睡,人才慢慢精神起来。

别刚吃完饭就躺下睡觉。很多老人吃完午饭,碗一放就上床,或者往沙发上一靠,直接开睡。这习惯可不好。刚吃完,血都跑到胃里帮忙消化,马上躺下,胃酸容易倒流,消化也不好。时间长了,心血管可能出问题,尤其是本来就有高血压的人,更得注意。正确的法子是,吃完饭坐会儿,歇个十来分钟,再考虑午睡。

午睡别上床,坐着睡更好。听起来怪怪的,但床上睡觉容易睡过头,生物钟也容易乱。白天在沙发上、靠椅上眯一会儿,或者坐着闭眼养神,都行。这样不容易睡太久,醒来也利索。床留给晚上用,白天别让身体误以为“天黑了”。有个65岁的阿姨,每次午睡都在床上,一睡就是一小时,醒来心慌,以为自己心脏有毛病。后来她改成坐着睡,20分钟搞定,一周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固定时间午睡,身体才有节奏。每天中午差不多同一时间睡,别今天12点,明天2点,身体会摸不着头脑。就像吃饭、上厕所,午睡也得有规律。乱七八糟的作息,只会让身体更累。养成习惯后,身体就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清醒。

别指望午睡补晚上的觉。不少老人晚上睡不好,半夜醒了,就想着中午多睡会儿,把觉“补回来”。这想法不对。午睡时间长了,晚上更睡不着,恶性循环。想睡好觉,得从晚上入手,比如早点上床,少看手机,慢慢调作息。午睡只是个小帮手,不是“还债”的法子。

午睡醒来头疼、心慌,可能是睡错了。有的人午睡后口干舌燥,甚至心跳加速,这不是小事。尤其是打鼾厉害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午睡时容易缺氧,心率不稳。如果有这些问题,别硬睡,得去医院查查。午睡不是越久越好,质量比时间重要。

别喝浓茶、咖啡,也别吃安眠药。有人觉得午睡前喝点茶提神,或者吃安眠药好入睡,这都是错的。午睡得自然,靠药物强行睡,反而伤脑子,时间长了还可能摔跤。清清爽爽地眯一会儿,才是正道。

午睡不是每个人都非睡不可。有的人白天精神好,硬睡反而难受。这种情况就别勉强。午睡是种选择,不是任务。身体需要啥,你得听它的。强迫自己睡,只会让身体更别扭。

睡前别带着烦心事。有的老人一边看新闻一边睡,听着乱七八糟的事儿就闭眼了。这哪是休息?简直是给脑子添堵。午睡前放松心情,啥也别想,闭上眼,静静地感受一下,才是好状态。

午睡像一天里的小休息,讲究的是“点到为止”。60岁以后,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能折腾。睡对了,人轻松;睡错了,越睡越累。研究说,短时间午睡能帮血管健康,降低心脑疾病风险,但前提是别乱睡。斜靠在椅子上,眯20分钟,窗外有点光,屋里有点风,这样的午睡才舒服。不用多,也不用复杂,自然就好。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