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养老背景下都市养生圈的建设路径

黄昏里醒来
2023-02-23 11:09:52
27842
都市养生圈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取决于一体化的服务与管理,依靠“软设施”,综合了政策、制度、平台等综合性的影响因素,适用于社会学的方法解析复杂的多主体影响模型,或者从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出行及服务的理念出发建立模型。

来源:黄昏里醒来

作者:彤子

一、积极养老的内涵与实践

(一)国际社会的积极养老背景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统计202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的现象,中国达到13.5%,超过全球9.3%的平均水平。各个国家老龄化的程度、速度不一样,策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法律保障和经济支持并行,以社会形态变化驱动制度改革;二是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重视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护理;三是以政府、社会、个人形成的三大养老资金来源支柱;四是试图将老龄化问题转化为发展的优势,致力于形成“积极养老”的氛围。以日本和欧美国家为例:

日本针对老年人的经济、医疗、保健、护理等需求,形成了系统的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从80年代逐渐将免费的老年人医疗费给付制度改为改为老年人个人需承担部分医疗费,90年代开始实施访问护理制度。形成了以市町村一级为主体推进居家福祉服务、提供居家福祉服务和设施建设,市町村以及都道府县有义务制定老年人保健福祉计划等内容。2000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增长钝化,对居家护理和入住养老设施护理的费用进行了调整,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同时,提倡将老年人退休年龄延长。

欧美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包含了“三个支柱”:法定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保险(第二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德国政府建立了现收现付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但其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引发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养老金收支计算方法的完善、结合基金积累制的融资结构、大力引入企业养老和商业养老产品,缓解了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压力,构建了多层次的筹集模式;美国以第二三支柱为主体,依赖城市的资本市场建立完善的私人养老金体系,增加了投资机制,风险由雇员承担。

日本支持老人主动参与社会劳动,欧美的资本市场更是将养老作为产品投入市场中运行,国际社会对养老的基本策略从被动到主动,提出“积极养老”,强调老年人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在需要帮助时能够获得充分的保护、安全和照料,从养老被视为社会负担的观念中解救出来,激发了老龄产业、银发经济、银发劳动的发展,适老化在制定宏观城市发展战略、提高城乡建设和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内涵。

(二)国内的养老实践

我国城市适老化与城市更新紧密联系,在空间有限、就近布设的情况下“嵌入式养老”在社区中展开广泛的实践,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房地产开发也充分考虑了养老的需求,蓝城陶然里提出了“同城颐养”,通过空间打造,发展社群、乐真学院等模式,创造兼具活力颐养、终身社交与积极乐学的美好生活园区,为现代常见的家庭结构提供了不同代际人群共同生活的场景模式;上海通过统筹部署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大学、社区医院、社区养老照顾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及生活料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通过动员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构建社区综合养老服务的管理运作机制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运作有序的养老体系;甘肃利用一个服务平台、一部热线电话和一批企业提供十大类230 多项服务探索出建设“城市虚拟养老院”的创新道路,并一差异化的发展方式,结合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总体来说积极养老在我国的实践中以社区为单位、社会参与、利用信息技术医养结合等特点。

国内老龄化在认识方面经历了从认识共性到研究中国老龄社会特性的转变,在应对策略方面经历了从“解决问题”向转化成“释放人口红利”的转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是适老化研究的热点,针对我国养老设施和医疗设施缺乏衔接的问题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模式,对不同自理程度老人群体的需求研究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研究趋向。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被认为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居民养老模式,不仅有利于重唤基层治理的生机活力,也有利于以社区街道为基本单位形成城乡服务一体化管理结构。在城乡规划方面,物质空间的适老化研究小到住宅设计、公共空间布置,大到住区规划、社区建设、交通规划和城市建设,涵盖了养老的居住空间、设施空间和管理空间,一方面侧重需求端的分析,另一方面侧重供给端的配置,形成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实操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深度的增强,物质空间环境和制度体系越来越密不可分,给适老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如杨思远分析了分析我国养老地产的时代机遇和现状困境及发展方向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龄社区的发展模式从宏观(政策建议)、中观(社区规划)、微观(服务运营)三方面提出策略。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大规模、快速、区域差异显著的老龄化,在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城市和乡村之间不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城市要从养老服务与产品的方面出发注重多元性和层次性的创造,而乡村本身面临着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的挑战,需要注重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保障,因此从适老化的角度讲,新型城镇化的时代需求呼唤着城乡养老设施和服务的共享和一体化。

二、都市养生圈的概念与建设意义

(一)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服务圈

老年群体依靠步行、行动范围较小,其出行活动需要依赖便捷的交通工具,社区生活圈以步行的等时间线划分基本单元,这一概念从老人活动的交通方式出发,形成了满足老人不同生活需求层次的“养老服务圈”。从个人在生活圈的时空活动看,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拓展到日常社交、健康保养、自我价值提升等方面,不同年龄段和自理程度的老人,其生活社交需求是多样且广泛的,并不亚于年轻人,因此,养老服务可以拓展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纳入生活出行中由远及近的多样的服务层次。

(二)厚植传统文化的养生产业圈

扬州市的民生“1号文件”提出“颐养城市”,“颐养”意为保护调养,将“养老”的内涵拓展到日常的保养和康体,结合了我国的养生文化、融合了舒适的慢生活的理念,符合我国传统文化提倡的生活之道。在我国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一方面养老金的消费和流向成为了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养老压力而提倡发展的“银发经济”,可见养老不仅涉及城市建设领域,还深入到了经济、社会、管理、文化等领域。随着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养老结合康养、旅养,在风景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带动了围绕温泉疗养、户外运动、风景观光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三)城乡统筹的都市生活圈

都市养生圈综合了对交通工具和活动内容的考量,从交通的角度看,现代都市综合交通体系由道路、轨道等组成,立体性、衔接性越来越好,城市的功能分布与交通紧密联系,实现了人们更加自由舒适的移动、便捷地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到达附近、跨越城区市区、到达远郊;从城市和乡村的环境看,城市偏向于人工的、机械化的、工业化的环境,由城市为圆心向外的小城镇、乡村地区拥有更大量的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可谓“人类的象牙塔”,可以满足广大居民精神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需求;从人的出行看,跨越城市之间,从近到远,人们养老、康养和旅养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这即依托城市的交通体系,还依赖城乡不同的资源基底。

(四)兼养康旅的高质量都市圈

以都市为核心拓展出行圈遵从了现代社会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现实,城市和广大非城市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养老划分第一个出行圈层,考虑依赖步行的老年群体的就近需求,其日常活动涉及的健身、体检、买菜、接娃可以基本构成社区生活圈的基本功能单元,以此为基础拓展城市的社区生活至整个都市的非城市地区,有利于引导都市以人为本的发展;以康养划分第二个出行圈层,为城市的休闲娱乐注入健身康养的理念,推动健康城市建设,《雅典宪章》曾把日常活动分为交通、工作、居住、游憩,其中游憩的功能是城市的延展功能,让人们的生活远远超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基本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现代生活的先进性;旅养划分第三个出行圈层符合现代城市居民周边游的生活需求,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乡村的资源优势。从服务于生产到服务于人本身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核心议题,因此以“养生”为目的都市圈发展不仅体现人的需求,还将城乡发展统筹起来,体现了我国传统精神文化内涵。

三、都市养生圈的建设

都市养生圈的内涵与建设示意图

(一)理论支撑

1.全生命周期理念

习总书记提出要适应创新思路,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全生命周期在生产、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应用得较广泛,是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指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每项工作的周期性和过程性。实际上,人生的各个阶段对老年阶段的状态都有深刻的影响,并且各个阶段的最基本需求大致与老年阶段重合,因此要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有效应对养老问题。从宏观的层面看,不同年龄段共存于社会,每个年龄段的现实需求不同,群体间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只有统筹解决好教育、就业、退休等问题,才能从更本上解决养老问题,日本在2005年进入了“超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日本老人注重养老生活的品质,提出了“第二人生”的概念,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理念,总想着着力于养老机构考虑不同年龄段和身体情况老人的情况,横向指机构和社区的设施和服务要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由此许多房产设计增加了全生命周期住宅的设计理念,考虑了夫妻、子女、老人的加入,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方式的组合。

复旦大学的彭希哲教授认为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群体的问题,我们对全球老龄化的未来社会形态难以预测,并且对于老年人口的界定需要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能力、自理能力等情况细化区分,因此要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者制定者对”老年“的定义做出与时俱进的动态调整,并更具新的定义制定出更加细化、精准的公共政策工具。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在健康管理方面的直接体现就是公共健康管理,关注的是防范于未然,是通过治未病提升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从年轻时就重视养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城市区域化发展

区域发展始于分工,在地区、国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让人们看到城市独自发展的局限性,城市的发展更具有聚集和扩散的效应,使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向外输出,从土地和建设的物质空间的扩展,到文化和技术的非物质要素的流动,使城市与周边的地区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发展,城市通过规模化,集聚人口、土地、资金等资源,成为地区的综合新发展中心,同时,向外辐射其政治、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功能,并将自身的生产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工和协调优化。在空间上,城市刚开始进行单极核式的不均衡的发展,随着自身的极化和向外的辐射,周边的地区共同参与到专业化的分工中 ,城市将一些劳动密集、高污染的产业向外扩散,由此带动就业和发展,在地区内形成多个极核,但极核间的作用常常以大城市为核心,呈单向、梯度化的组织,随着首位度的减小各极核间逐渐形成双向的流动和协作,其取得联系越来越紧密,向着多中心网络化的格局演变,从而达到区域更加均衡的发展,其间,交通作为物质要素流动的基础载体,成为了发展的轴线,以交通线路为依托的线状拓展成为了城市向外扩散的基本空间形态。

从城市到都市,体现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动态关系,都市发展成为都市圈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而非规划的结果,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的“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由中心地域、周边地域和边缘广阔腹地构成,日本把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占本地人口的比重在15%以上作为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我国在全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中构建了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等为三纵轴,以节点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以城市群、经济带等城市区域化的部署全盘激活国家城市发展的大棋局。

3.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学之父霍德华提出的田园城市建设理论,将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中,打破就城市轮城市,创建了现代城市区域研究的开端,其初衷就是顺应铁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造就城市和乡村环境互补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人们既能享用城市的便利条件,也能便利地获取乡村地区的新鲜果蔬,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进行户外活动、运动等。这样城乡一体化的愿景出现于城乡分化、城乡二元的社会现实,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然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深受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制度体制影响,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路。随着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深入,我们会发现许多城市的问题与非城市地区息息相关,尤其是哺育城市文明的乡村文明的相对衰落,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缺少多样性、包容性等方面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即为解决城市问题探索新的路径,还为激活内需、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粮食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乡村管理和规划学科还指出,后工业注意、解构主义中,城市居民对乡村的旅游需求十分显著,带动了一批乡村和小镇以文化旅游打起了自己的品牌、做起了服务产业、推动了三产融合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附加值,其中康养、旅养产业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乡村引起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朴实的人文环境大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低成本的代销推销平台,增强了乡村地区人们的销售渠道,因此,从城乡磁体的作用力和生产要素的角度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代社会具备发展基础。

(二)现实支撑

1.出行即服务

MASS,出行即服务,是一种出行的交通理念,在互联网GPS和线路规划算法等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将出行链和交通消费结合在同一平台下,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共享化、一体化、人本化、低碳化的交通服务,随着城市规模增大,人们的单次出行距离增长,为了将出行时耗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城市要建设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将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结合在一起,为居民做好供给段的服务,而居民在一次出行中,交通移动是工具,其目的是最终的社会活动,在人员流动广泛、频次更高的情况下,不同交通方式的组合衔接变得普遍,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加快速、远距离的移动,这不仅支撑了城市规模的扩大,还通过出行解决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由此,出行即服务提供了一个智慧化的平台,通过线路的选择和交通方式的组合为人们出行提供方案和一条龙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出行和交通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交通的供给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出行的效率和质量。

2.社区生活圈建设

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具备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传统的邻里建设理论解决机动车对居住环境的不利影响,社区生活圈把居住的侧重点回归到人的需求,以步行范围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基准,划分生活单元、配备生活设施,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城市是由社区这一基本的生活单元组成的,因此,社区生活圈建设可以被理解为城市结构的组织方式。我国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实践中提到了宜居和宜养的目标,将老年群体的需求充分体现在步行生活圈中,把交通和出行需求联系在了一起,从根本上遵循了出行即服务的发展理念,但是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基于步行方式,涉及的范围较小、涵盖的出行目的比较单一和基本,随着城市生活的丰富,人们的出行目的越来越多样,并且高水平的交通条件支持这着人们长距离的移动,因此生活需求远远突破了社区生活圈。

3.都市圈交通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从广义上理解为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互动,从狭义上被理解为土地和交通的一体化,都市圈化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新特征,以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各大核心城市正在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不同等级的城市互补合作、网络化发展。都市的区域化发展驱动交通网络在地区空间结构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中小城市形成通勤圈,与乡村等广大非城市地区构建生态、水利能源、周边游行、徒步等方面的相互联系,都市圈建设一般是交通一体化先行,带动物质空间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生产要素更加广泛深刻交流互通的政策性软质空间。在都市圈区域协同联系的测度中,交通联系指数、物流通达度指数、跨城流动指数等都与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以交通为载体的商业贸易、人口流动、货物流通等也深受交通一体化水平的影响。

(三)建设要点

1.城市规模门槛

将城乡养生圈的建设限制在都市,实则是做了一个城市规模的门槛规定,原因如下:一是城市经济水平和经济体量一般与规模正相关,其交通建设水平既依赖于经济水平也与城市城市规模相关;二是城市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养生意识才会被培育出来,人们的游憩需求才会更加多样化;三是城市辐射能力在一定地区内向外扩展,对外围地区产生相当的影响时才能联合非城市地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2.综合交通建设

都市交通建设为了满足城乡养生圈的建设需求,应该加强互通性、衔接性从而提供多样的选择方案;各类交通的设计应该重视适老化、无障碍化,做到宜行;城市的内外交通应充分衔接,城市内公交系统、道路系统和市郊市际的快速轨道交通、公路应该增强联系,并设置各类共享的接驳交通系统,如共享单车、电动汽车等;城乡养生圈的交通建设围绕客运系统的统筹部署,但相应的物流系统和货运交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运系统和城市功能的发挥的质量。

3.平台建设

按照出行即服务的理念,都市养生圈的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交通服务平台,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促进不同交通方式的互动,二是为出行提供个性化的、可选择的交通方案,三是把交通出行和养老、康养、旅养的三大类核心功能衔接,不仅要达到空间上的承接、流畅的出行,还要整合组织外出所需要的各类服务。

4.社会组织培育

养生属于公益事业,既依赖于政府部门落实基础的养老保障,还需要企业、社会组织的踊跃参与,弥补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满足个性化的服务,社会组织的培育包括老年组织、养生组织、旅养组织等,通过自身需求组织在一起,推动产业和事业的优化,为集体争取利益。

四、结论

都市养生圈的建设具备理论和现实支撑,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带动各类城乡资源重整是其建设的物质承载,因此,从规划的层面,可以进一步结合人们的养老、康养、旅养生活需求,进行社会调查,将不同交通方式统筹在都市圈的交通网络内进行网络分析,对其可达性、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分级,对各类圈层的服务进行细化和划分。都市养生圈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取决于一体化的服务与管理,依靠“软设施”,综合了政策、制度、平台等综合性的影响因素,适用于社会学的方法解析复杂的多主体影响模型,或者从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出行及服务的理念出发建立模型。本文探讨了都市养生圈概念的由来和建设意义,基于理想的理论依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琚杰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