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许多人一听工厂在这里 面试都不愿来” 现在这个都市圈发展得咋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4-03 16:21:37
25476
近年来,武汉和周边其他城市在招商、税收等方面进行共同政策支持,加快引导武汉的高科技企业将生产制造向周边城市转移。

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人口、六成以上GDP总量,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大城市牵手小城市,协同发展正在带来怎样的变化?来看记者的调研。

点击观看视频

湖北鄂州的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园区的企业名录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总台央视记者 董彬:从这张园区产业规划图上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200余家跟高端装备制造相关的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而通过园区提供的分行业企业名录可以发现,有大概70%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都是以“武汉”来冠名。

是什么让园区吸引了这么多来自武汉的企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园区中一家企业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在这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一代激光切割机。

华工激光三维五轴产品线总经理 刘程林:35秒切割完成,比之前确实有提升,之前是38秒。

华工激光研发中心高级软件研发工程师 许天睿:跟我们设想的是一样的。

像这样两地联动进行的调试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可就在几年前,这样的工作模式却遥不可及。

华工激光三维五轴产品线总经理 刘程林:过去小的问题可能也需要一两周,大的问题甚至半年都得不到解决。现在甚至有时候一个电话,当天就得到解决。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刚搬来的时候,不仅周边没有配套企业,甚至许多人一听工厂在葛店,连面试都不愿意来。

华工激光总经理 邓家科:开发区了解到我们这方面的困难后,推出了人才补贴制度,每月发放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

近年来,武汉和周边其他城市在招商、税收等方面进行共同政策支持,加快引导武汉的高科技企业将生产制造向周边城市转移。

华工激光总经理 邓家科:在这里我们既能够享受鄂州葛店开发区的政策、物流,以及土地的优势,同时我们又能够嫁接武汉的人才资源。现在我们的厂房扩大了10倍,产值增长了6到7倍,同时整个产品也从原来的十几种现在扩充到一百多种。

多项政策支持 合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随着企业在湖北鄂州发展壮大,许多配套供应商也开始向这里汇集。鄂州当地也推出多项政策支持,合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点击观看视频

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向总台记者介绍了为自己企业配套供应除尘器、外罩,以及高强钢的企业。这样就解决了产业链问题,及时快捷供货,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产能。

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葛店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企业宣讲最新的支持政策,倾听企业在发展中的实际诉求。

华工激光总经理 邓家科:希望开发区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再出台一些政策;同时我们企业用了很多钳工等技能工匠,能不能政府给予一些支持。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吴宏发:对龙头企业产值(年)增长20%以上的,我们将给予提质增效奖,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围绕着上下游产业链“补链”“强链”,我们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据了解,今年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在“产业建圈强链”方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鼓励区内龙头企业设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并与上下游企业共享,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目前,在武汉都市圈内,越来越多的政策正在协同,合力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武汉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 许小明:一个是制定武汉都市圈产业地图,编制产业招商地图进行推进;还有一个方面是在金融领域怎么支持产业合作,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周边”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建立良好发展循环机制与局面。

一张立体交通网带来的变化

除了政策支持,在武汉和周边城市组成的武汉都市圈发展中,借助立体交通网,让扎根在这里的企业有了新的变化。继续来看记者的观察。

点击观看视频

在鄂州这家建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年,企业的生产线和产品种类正在不断增加,这得益于厂区不到一公里处投入运营了新的港口——三江港。

湖北三和新构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群:原来只能在一百到两百公里范围里面去选择供应的原材料,现在可以从一千多公里外的江苏、浙江等地选择,每吨钢材可以降低70到150块钱的成本。

湖北港口集团鄂州三江港公司运营总监 邵小平:三江港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常年可停靠万吨级以上的大货轮,环港区到武汉新城有15条对接的公路,物流成本更低,有建材、钢铁、矿石加工、粮食等产业在临港布局。

不只是毗邻港口,随着武汉都市圈内的交通联运越来越便捷,企业产品的运输时间也不断缩短。

湖北三和新构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群:我们厂的原材料进入和产品的销售,出门1.5公里就上高速,10分钟到黄冈,不要一个小时就到武汉全境。

多式联运走廊 加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不仅是港口与公路的联通,一个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加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点击观看视频

去年7月,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以此为圆心,1.5小时飞行圈就能够覆盖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辐射中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根据最新规划,武汉计划在2024年打造更高标准的多式联运走廊,加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不仅如此,去年12月,串联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地的武黄高速正式免费通行,一个铁路、公路、港航、机场协同合作、服务共享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在联通主路网的同时,微循环也在不断畅通。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处长 刘元林:总共形成了35个项目来支撑,项目实施以后将贯通“断头路”,有效提升武汉至周边城市的连通度。

湖北省还专门成立了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目前从规划政策、产业协作等多方面梳理了151项重点工作,通过每月跟进、每季度督导的方式,推进工作全面落地。

武汉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 许小明:红色属于项目前期还没有启动,蓝色是正在推进,绿色是已经完成的。我们的设想是通过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这“五同”发展,加快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

一卡通勤 跨市通办 多措施联通都市圈

在调研中记者还发现,协同发展不仅让上下游企业开始聚集,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工作日早上8点,在湖北鄂州地铁的葛店南站,36岁的鄂州市民佘玉林正准备乘坐地铁,去武汉上班。

鄂州市民 佘玉林:(我)现在去(武汉)东湖高新(区),坐地铁差不多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目前,最新的鄂州市第三代社保卡加载了“武汉通”功能,鄂州市民持社保卡就能在武汉乘坐公共交通。

随着武汉都市圈建设的不断推进,现在有越来越多像佘玉林这样的人,选择“生活在鄂州,工作在武汉”。

总台央视记者 董彬:我现在所在的是武汉市民之家,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本事项清单,它是最新版的“跨市通办”事项清单,目前已经有410项的各类业务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跨市通办。

正在跨市窗口咨询的杨丽,要给户籍在鄂州的父母办理在武汉的异地医保手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到十分钟,杨丽就完成了在线申请,审核通过后,她的父母就可以在武汉就医看病,不用再为报销两地奔波。

武汉市民 杨丽:我觉得挺方便的。现在就是等审批,一个工作日,明天就可以办好了。

多部门数据联动 推动政务服务跨市通办

在武汉市民之家的大厅,记者看到了实现一系列便捷功能的“中枢大脑”——武汉专门打造的政务服务智慧管理平台。目前在平台上,通过多个部门的数据联动,百姓办事越来越便捷。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电子政务推进处副处长 胡俊: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高,企业和群众对办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建这个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胡俊告诉记者,现如今,一张小小的社保卡,已经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一百多个领域,实现了跨城市综合应用。包括黄冈在内的多个城市,社保局还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在银行网点设立社保卡服务代办窗口,推进社保卡办理等服务事项下沉乡镇。事实上,改进日常业务办理的要求仍在与日俱增。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电子政务推进处副处长 胡俊:群众对办事的需求是日益增长,跨市跨域通办的这些事项还要进一步聚焦高频,扩展办事事项的数量和质量,真正把数据作为群众少跑路的一个关键要素来支撑群众的诉求。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董彬 徐之昊 殷亮 杨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蒙_XN03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