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节日”,优秀传统文化的打开新方式

2023-02-04 03:49:37
26863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非遗又为增添“年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各地的春节消费市场,面塑、皮影、剪纸、手扎花灯、欢喜团等非遗产品已成为年货市场的“宠儿”;在各类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及非遗展示馆等机构中,满是大人带着孩子体验、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身影……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邓立峰

在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传承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非遗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而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非遗又为增添“年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各地的春节消费市场,面塑、皮影、剪纸、手扎花灯、欢喜团等非遗产品已成为年货市场的“宠儿”;在各类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及非遗展示馆等机构中,满是大人带着孩子体验、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踩高跷、游神、舞龙等传统年俗的直播间里“围观者众”,有着动辄数十万的观看量……网友发出感慨:“非遗元素扮靓了年节”“带着孩子体验了下‘老手艺’,真的年味十足”。

虽然春节及其节俗本身就是非遗,但当我们看到有更多非遗元素走进年节,还是会不禁感叹“非遗+春节”这一组合所带来的新鲜感,也能嗅到两者“碰撞”后产生的味道,正如网友所说,这味道就是浓浓的“年味”——在大家都反映“年味”越来越淡的当下,非遗却将“年味”带回到我们身边。

在笔者的印象中,“年味”是一种跟“传统”有关的味道:扫尘、贴春联、贴“福”字、吃饺子,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上坟、祭祖、祭神,这是向神灵与先人诉说自己的敬意或思念;“熬年”,则代表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画上一个分节符……无论是已传承千年的习俗,还是更具象征性的祭祀和守岁活动,都与传统及对传统的承继有关。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习俗已不再适应于当代社会,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因此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年俗淡出,新年俗还未成型,人们自然感觉不到“小时候的年味”,对“年味变淡”的抱怨也自有其道理。

这种情况下,非遗“适时”入场,成为了搭建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桥梁。我们都知道,非遗是传统的,其精神内核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但非遗也是当代的,流传至今,能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非遗,必定在不断适应着当代人的需求。我们已经看到,各种加入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满足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在文化消费市场上大出风头;每逢寒暑假,孩子们总是对接触各种传统手工技艺兴趣高涨,泥塑、面塑、剪纸、皮影等等都成为孩子们学习、体验的固定“科目”,其诉求不仅是“好玩”,还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更深刻的体悟;而各类民俗活动、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演出,也在互联网时代插上了社交网络的“翅膀”,成为人们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满足“云旅游”需求的载体。

由此可见,非遗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让当代人在体验“传统”的同时,又不失其“当代”本位。而正是这一特性,让非遗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大放异彩。春节,是一年之中“传统”氛围最为浓厚的时间点,也是人们对接“传统”需求最为旺盛的节日。在已经“满级”的氛围中,对接“传统”失败,便意味着“年味变淡”;而购买非遗产品、学习传统手工技艺、观看民俗演出,都能让人们在春节这一“传统”氛围“拉满”的场景下,基于当代立场和当代诉求来对接“传统”、感受“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回归精神原乡的诉求。所以,在非遗元素的包围下过年,“年味十足”。

可以说,对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来说,非遗元素的入场,不仅为年节增添了更多年味,让人们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大年”,也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与此同时,“非遗+春节”的结合,也有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如前所述,类似于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拉满”的节日氛围,提供了一个让人们有意愿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以及消费非遗产品的场景,这一场景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将非遗看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觉在非遗体验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自然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笔者认为,“非遗+春节”或“非遗+节日”的成功结合为未来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一方面,作为连接传统和当代的桥梁,非遗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做好当代化改造工作,更好地体现其实用属性,满足当代人的日常需求;另一方面,从事非遗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一载体和媒介,在以“传统”为需求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推广,让人们在立足当代立场的同时,更真切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苏石伟_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