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爆火:直播带货何以成为中老年人新宠?

人民眼光
2023-03-10 11:25:44
31420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50岁以上的移动网民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51亿;近七成银发人群通过线上进行支付,千元以上消费能力的银发人群同比增长1.9%。在互联网用户进入存量的时代,“长辈化”依然是互联网消费寻求增量的方向。

来源:人民眼光

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邓琳为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准备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拍手叫好。

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太多商家为了从中老年人身上赚钱用尽套路。在直播带货流行的当下,越来越多商家盯上中老年群体,捏造各种套路诱导其下单购买与宣传并不匹配的“假货”,危害直播市场良性消费生态,引起众怒。

“过年回家,发现家里的快递盒子堆成山,一堆和田玉、翡翠,实际上全是假的,一问,是妈妈直播间特价买的,愁死我了。”

“家里不知不觉被老人买了上百卷卫生纸、一二十个锅、还有什么各种三无保健品,全是看直播买的,他年轻时候根本不爱买东西,不知道现在怎么变成这样……”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网友们未来类似的担忧大概有增无减。

根据老年人消费规模测算结果,老年人口总消费在2020年已经达到7万亿元,预计2050年将达到61.26万亿元。银发经济发展大潮下,直播商家顶上中老年人无可厚非,只不过从目前的种种乱象来看,相关行业形成良性生态,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01

中老年群体,直播“剁手”停不下来

过去的老年人,读书、看报、种花、喂鸟;现在的老年人多了一样——上网冲浪,直播购物。

“真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学会的看直播买东西,每天晚上盯着直播抢(文玩)手串到一两点,甚至会定闹钟第二天六七点起来继续抢,说也说不通,非说直播买都是限量的、特价的,真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大学生小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像小李父亲一样的老年人可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在快手电商购买年货新买家数量中,60后占新势力买家总数的15.5%,高于70后以及95后占比,接近00后,而60后占比还在不断增长。

在诸多直播形式中,什么样的直播能戳中老年人的“心”,诱导其快速下单?

比较流行的是非常能调动情绪的“小剧场”——主播讲一个能够惩罚坏人或帮助好人的故事,快速调动用户的同情心或正义感、以及占便宜的心理,引导下单。

比如女子费劲千辛万苦抓到小三,小三家有工厂,主播攻破了工厂的系统后台,原价好几千的东西几百块甩卖,号召粉丝买货让她“亏死”;还有一种“剧本”是好人落难——如工厂老板破产、富家女落难等,呼吁用户买东西帮助人。

看似离奇无脑的故事,配合上主播们颇具心机的话术、夸张的表达,以及直播间营造的热闹氛围,中老年人不知不觉就能产生共鸣、通过“买买买”发挥一下“惩恶扬善”的助人心理。

02

沉迷直播间,只因物美价廉?

除了直播内容方面的套路,主播们卖的东西也精准踩在了中老年人的消费点上。

卖的最多的是保健品——满足了老人们追求健康的心态;其次是珠宝玉石,迎合了热爱文玩老人群体的需求;再次是生活日用品,则满足了老人购物讲究实用的心理。

另外,中老年人一般对价格比较敏感,而直播间的东西往往很便宜,加上“原价”一对比,很容易让中老年人产生“捡便宜”的错觉,非常想下单。

但“便宜”绝不是老人们频繁下单的唯一因素。

部分老人购物,是在“为家庭做贡献”,提升自己的家庭价值。年轻时有赚钱能力,能为家庭创造经济价值;年老后对家庭贡献小,直播间买低价产品能让部分中老年人产生“为家里省钱”的满足感。很多老人衣食无忧但依然捡破烂也是出于此原因。

不希望与时代脱轨也是一个因素。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家远离子女、社交有限,学会直播购物、网购等新型线上购物形式意味着与新时代事物的接轨, 尝试直播带货中各种宣传的“天花乱坠”的新产品也是表现之一。

喜欢跟着主播种草的王奶奶今年68岁,甚至也对智能科技产品感兴趣,每次被“种草”,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那些年轻人玩的东西,我们也能玩,甚至还很享受拆快递的快乐”。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播购物缓解了老人们的孤独。老年人大多处在“空巢期”,心理上有更强的社会归属需要,在直播间的虚拟空间中,同龄相同爱好者的聚集让老年人有了情感的寄托,购买行为成为了一种强化身份认同的“参与凭证”。

03

银发经济虽火,发展还需引导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50岁以上的移动网民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51亿;近七成银发人群通过线上进行支付,千元以上消费能力的银发人群同比增长1.9%。在互联网用户进入存量的时代,“长辈化”依然是互联网消费寻求增量的方向。

图片

在此背景下,中老年人被商家品牌们盯上属实合理;直播带货的出现,也确实一定程度上帮老人省了钱、买到了心仪且物美价廉的物品。但考虑到老年人作为信息相对闭塞、行动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这一消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最广为诟病的就是假货问题。花200元买的保健品,竟然是成本只几块的普通糖果;买到的特价古玩据说市值上万元,拿去鉴定,只不过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生产的劣质塑料……类似现象屡见不鲜。几个月前,安徽淮南市公安局还成功打掉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余元……

针对这一现象,已经有相关政策出台规制。网信办发布的2022年“清朗”行动重点任务提出,严厉打击网络直播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的行为。

但是,销售端套路复杂多样、监管责任主体存在错位、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经营的隐蔽性,导致执法被动以及违法行为查处难度非常大,网上的交易如果不是被消费者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发现。

想让“清朗”行动的建议不仅仅成为口号,不仅需要各地网信管理部门加强与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通过各种手段为老年群体构筑起可靠的网购屏障,还需要商家本身坚守良知与底线,以及消费者擦亮双眼、提高辨别能力。

参考资料:

“银发一族”成为直播购物新力量http://www.jwview.com/jingwei/html/01-29/524172.shtml

网瘾父母,在直播间疯狂剁手 https://mp.weixin.qq.com/s/ZJ4Dde0JO1hff3ke2W0u2A

直播带货莫带偏老年人 http://news.sxrb.com/GB/314090/9903452.html

主播花式话术诱人“入坑” 老年人成保健品网络销售易受骗群体 https://m.gmw.cn/baijia/2023-02/16/363702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琚杰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