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个小细节竟藏着中国近代考古的开端!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太乙真人被傀儡送来的魔酒灌醉,盛酒的酒器就大有来头。熟悉中国新石器考古的朋友想必已经发现,这只陶罐正是中国仰韶文化的典型器型。
《哪吒之魔童降世》近日引爆了暑期电影市场,导演饺子用了66个版本,耗时两年打磨修改的作品堪称良心匠做,其中很多小细节的设计被网友点赞,夸奖导演是“考据狂魔”。
比如电影中,太乙真人被傀儡送来的魔酒灌醉,盛酒的酒器就大有来头。熟悉中国新石器考古的朋友想必已经发现,这只陶罐正是中国仰韶文化的典型器型。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之父与中国地质博物馆
仰韶文化的发掘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村也获得了中国考古学圣地的殊荣。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件考古学的大事件,竟然要归功于一位地质学家。
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7.3~1960.10.29),瑞典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第三任馆长。他在华工作期间,最大的成就便是于1921年发现并命名了仰韶文化,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先河,向世界宣布中国曾经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安特生本人也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他在卸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工作之后,依然全身心投入此项研究,为中国的地质学及考古学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特生
安特生陶器的下落
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结束后,安特生又亲赴甘肃、青海,发掘收集了大量仰韶文化彩陶,并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当时中国和瑞典之间的协议,这批彩陶被运往瑞典研究,研究结束后将其中的一半送回中国,留在瑞典的一半成为了瑞典东方博物馆的基础馆藏,至今仍在展览。而由于战乱,安特生依约返还中国的仰韶彩陶则大部分不知所踪。
瑞典东方博物馆一角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博物馆微信公号
李蒙_C9GFJS